2)第二百零三章:横空出世_公子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木匠们花了两个月的功夫,耗费了不少人力建起来,一般遇到了一些大事,一些技艺或者地位较高的匠人们才会齐聚于此进行会商。在这里的每一次会商都会有专门的书吏记录,而后存档,将来可以作为一些参考。

  十几个德高望重、技艺精湛的铁匠此时聚在一起,分析着膛线的原理,膛线呈螺旋状。作用其实就是卡住铅弹,铅弹在遭受火药的巨大推力之后,随即便会沿着膛线飞快向前冲刺,在这个过程之中产生了某种惯性,最后铅弹以飞速旋转的方式自火铳里射出来,从而大大提高精度和冲击力以及惯性。

  郝风楼写在条子里的所谓‘原理’,其实大家都懂,可问题在于,在火铳内壁弄出膛线显然不太容易。

  大家聚在一起会商之后,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要弄出膛线,只有两个法子,一种是所谓的铸模,另一种便是锉刀,前者很难,虽说铸模的技艺已经非常高,可是要在模具上弄出膛线的纹理,实在有些强差人意;至于后头的法子则是笨办法,直接用手工去刨出膛线,这不但使得膛线参差不齐,容易出现误差,而且费时费力。

  讨论之后,没有结果,厅内陷入了沉默;而恰在这时,郝风楼到了。

  郝风楼没有多说什么,直截了当的拿出了一个方案,直接命人打造一种钩状的切刀,再用旋转方式探入铳管,这法子倒像是后世的瓶盖子,利用旋转方式将瓶盖拧紧。

  方法十分简单,而且十分可行,早期美洲殖民者制造膛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工具是很简单的手动木质机械和切割刀,那些基本上没有多少机械工具的殖民者自己就能制造,而营地这里显然比当时的殖民者们条件好了许多,郝风楼拿出方案之后,大家便立即开始动手,先是让木匠弄出了个简单的木质机床,之后再弄出一个螺旋带钩的切刀,有人将切刀固定在木质机床上,拿火铳来实验,果然,一个几乎没有误差的膛线便在火铳内部成型。

  把里头的铁屑纷纷抖落出来,重新上了猪油等润滑物,拿着一头塞满棉布的布塞子塞进去擦拭干净,确认没有瑕疵之后,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制造和膛线契合的铅弹。

  因为有了膛线,所以才有了子弹的概念,子弹必须和膛线契合,否则就容易被火铳卡住,好在郝风楼也不指望能制造出后世精美的子弹出来,只希望能弄出契合膛线的实心铅弹即可,工艺的要求不算太高,几个铸模的师傅准确的计算之后便开始建模,倒入铅水,冷却之后,铅弹成型。

  一柄真正意义的转轮火铳算是落在了郝风楼的手里,郝风楼显得颇为激动,命人上了弹药之后,手握沉甸甸的转轮火铳,郝风楼有一种回到过去的感觉。

  他抵达了校场,无数的匠人和火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