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5章善长啊,你太老老成持重了_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步之遥。

  可以说是大权在握。

  现在的中书省可谓是十分奇怪,虽然李善长贵为丞相,一人之上,万人之下。

  但是他却只是一个右丞相,而更尊贵的左丞相,根本不是文人,而是一个武夫。

  这个武夫就是朱元璋最为信任的武将,大明魏国公,徐达。

  在开国之初,朱元璋为了让文武之间相互平衡,为此成立了兵部,还有督察院。

  兵部自然是为了限制武将的权利,而督察院则是压制武将,让他们不敢太过嚣张跋扈。

  他朱元璋只要有督察院在,就可以抓住这些武将的小辫子,随时随地可以收拾他们。

  更绝的是,这些武将痛恨的人还不是他朱元璋,而是被认为经常打小报告的左都御史,刘伯温。

  同时,朱元璋为了担心文官权利过重,居然想到了让武将担任左丞相的办法。

  如此一来,文武之间相互制衡,李善长虽然有处理朝政的权利的,但是也不是文臣之首,文臣之首是一个武夫,这种奇怪的现象就是朱元璋天才的设想。

  现在胡惟庸想要往上升,就只能挤掉自己。

  谁都知道,徐达在左丞相的位置上,肯定更是要做许久,除非是朱元璋不想再让他做,或者是徐达老的真的不能上朝,才有可能退下。

  武将担任左丞相,是朱元璋心中的国策,不会轻易改变,至少短期内不会改变。

  因此,现在李善长和胡惟庸之间的紧张关系,很可能就是朱元璋设计的局,意图分裂整个淮西集团。

  李善长在心中叹息一声,跟朱元璋处了这么久,李善长对于朱元璋的心思,也能猜到八九不离十。

  只是即便猜到了,李善长也无能为力。

  他不可能去找胡惟庸讲和,因为那样会触及朱元璋的利益,到了那时,李善长才会更危险。

  可是让李善长坐以待毙,乖乖的辞掉自己的丞相之位,也没有那么容易。

  李善长冷冷的看着胡惟庸离开的背影,心中正在思索着自己的计划。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