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粘上去的“仿”字_我的系统能鉴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一部有关于清废帝爱新觉罗溥仪的纪录片,纪录片中记载,随着大清帝国的逐渐没落,太监们开始偷盗宫中收藏的文物到别处售卖换钱,甚至连溥仪都因为要开始为自己之后的生活考虑,他不想呆在宫中当傀儡皇帝而是想留洋学习国外的先进文化,他开始监守自盗,命他的表亲偷盗宫中宝物从而拿出去售卖以供他接下去的学习生活,建福宫就是宫中一处存放收藏品的宫殿。后来,此事被溥仪的帝师,大英帝国苏格兰裔的军官庄士敦发现,他命溥仪清点宫中财务,那些偷盗的太监怕事情败露,于是于1924年在建故宫放了一把火,最终将建福宫完全烧毁。

  晏磬书推断该粉彩碗可能被清朝某代皇帝放入了建福宫,之后被溥仪的某个太监盗出宫外,最后流落至败家子的父亲手上。

  看来这粉彩碗还是皇家御用,晏磬书神奇地注视着这大概一个手掌大的小碗,随后开始一一检查小碗是否有仿制的迹象。吸取了堆塑罐的教训,他先查看了粉彩瓷的釉面,微微的划痕自然不生硬,表面光泽柔和,触摸温润柔滑,似乎是自然形成的老化,他又看了看碗口边沿,没有特别粗糙的痕迹,摸了摸碗底,足部也是温润的手感,怎么看着都是一件品相极好的粉彩瓷。

  他随后将强光手电和放大镜移至碗底的圈足部分,他记得败家子曾经说过,秋雨轩的李昶旭师傅是在圈足与碗面相交的部分发现了仿制者的标记,他缓缓转动手电,不放过圈足边的每个角落,终于,当他把强光手电的光线呈45度角斜射在一处时,一个小小的、不足米粒大的“仿”字出现在了圈足与碗面的夹角中。

  “系统,这是怎么回事,真的有个“仿”字,如果系统的鉴定结果没错,难道这个“仿”字是后来的人加上去的?”晏磬书猜测道。

  “是的,但一切经过需要宿主自己探索。”系统的声音冰冷,戳破了晏磬书想要系统告知真相的幻想。

  晏磬书在大三的时候曾经上过一门名为考古技术的课程,教这门课的老师曾今带他们去实验室,用502胶水修复被摔成七八半的瓷器,没错,简单的瓷器修复就是那么简单,若是瓷器并没有缺少某一部分,而只是被摔碎,那便不需要石膏之类的填补物,用502胶水粘合即好,502胶水有强大的黏着性,最主要的是它可以等待5、6秒后再变得干燥,也就是说,在5、6秒的时间中,如果瓷器碎裂的部分没有对准,还可以稍稍调整,对刚到实验室战战兢兢,手还在不停的颤抖的菜鸟们比较友好,当然,当初给晏磬书这些菜鸟们修复的并不是有一定年代的古瓷,而是老师在淘宝上购买的九块九包邮现代瓷。

  同时,用502胶水修复还有一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