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 交流会_我的系统能鉴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酱料还要想办法将外面的油渍去除且尽量不损坏小罐的釉面,这点给了晏磬书极大的压力,他迟迟下不了手,怕一点失误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而确认要将小罐带到交流会后,他更是决定保留里面的酱料了,毕竟他主要分享的是捡漏的故事,顺便还能在交流会结束后,问问李师傅是否有去除污渍的办法。

  “有些东西,人们可能会因为表象而错认了它的价值,不到最后,谁能知晓顽石能否能成为翡玉。”虽然对余冬敖的突然挑衅有些莫名,但晏磬书也不是任人欺负的主,他不卑不亢地反击道。

  “哼,顽石之所以被称为顽石,就是因为它顽固不化,不知变通,你既然在古玩界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钱,为何不急流勇退,免得引火烧身。”虽然晏磬书对余冬敖来说是个不值一提的小人物,但他也不希望这个小人物一直在他眼前蹦跶,为他的追妻一路添堵。

  “那你可能不懂什么是梦想吧,余先生如果想观赏我的青花小罐,那么请便,我要去看别的物件了。”晏磬书已稍有些不耐烦,他无意与余冬敖纠缠,也明白了余冬敖的突然挑衅是觉得刚刚他与陆柒渔走得太近,他对陆柒渔并无特别的想法,并无意将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争端中。

  “穷学生才会讲梦想。”余冬敖嘲讽地看着青花小罐轻念道。

  而此时的晏磬书已站在王大年带来的笔洗前,这是本次交流会最爪他眼球的一件藏品。笔洗的口沿做成六瓣菱花的式样,唇口折沿,下有三足,为云头足,釉面有明显的窑变特征,外壁釉质为玫瑰紫色,鲜艳夺目,而内壁的釉色的味月白色,显得内敛,两种釉色在口沿处交汇,相互渗入、融合,光怪陆离。

  窑变是由于窑内温度的变化导致釉色发生不确定性的自然变化,以窑变釉为代表的就是宋代钧窑的瓷器,主要是由于钧窑的瓷器原料均采用禹州当地的矿物原料,里面蕴含多种微量元素,本身便带有不同的色彩,由此钧窑产的带有窑变釉的瓷器数量就多了。

  “难道这就是钧窑产的菱花洗?”晏磬书直接断定道。

  “系统,扫描。”

  名称:清雍正窑变釉菱花洗

  年代:清雍正

  原收藏地:BJ恭王府

  材质:瓷

  价值:八十万到一百二十万

  制作者:未知(意志强度不达标,无法知晓制作者)

  意志强度:46%

  晏磬书看错了,虽然没人知道,但他仍有些脸红,他小心将菱花洗翻至底部,果然,在斑驳且深浅不一的底釉上暗刻着“雍正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这么明显的提示,他却没有注意。

  以后看物件还是要看仔细,不要看到一半就下结论,他对自己告诫道。

  晏磬书仔细回想中国古代瓷器课上的内容,是了,雍正帝好古瓷,为了满足自己的喜好,他曾经多次下令命景德镇督陶官年希尧和唐英依照故宫内所收藏的宋瓷进行仿烧,雍正十三年,唐英在《陶成纪事》中记录道:“一钧釉,仿内发旧器梅桂紫(玫瑰紫)、海棠红、茄花紫、梅粉青、骡肝马肺五种,新得新紫、米色、天蓝、窑变四种……”在清朝时,工匠们就已掌握了烧制窑变釉的基本规律,通过人为配置釉料,掌握火候来创造窑变釉独有的颜色,虽然不能控制颜色变化,但大体釉色的烧制成功率已极高,想必王大年的菱花洗就是当年景德镇窑仿制钧窑瓷的仿烧瓷之一。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