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一章 交流会中_我的系统能鉴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传说汉武帝迎接西王母时,曾燔烧“百和之香”,1968年在HB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错金博山炉表明着熏香已在汉代贵族间盛行,《艺文类聚》卷七十引汉刘向《熏炉铭》:“嘉此正器,嶃岩若山;上贯太华;承以铜盘,中有兰绮,朱火青烟”,无一不表明香薰在中国的文化流传。

  谢彩云并未像其他藏家那样到处走动,观赏他人带来的藏品,而是,端坐在她的香薰前,香炉中已有青烟冒出,晏磬书走进一闻,是檀香。

  “谢老板果然蕙质兰心,竟在这嘈杂的会议室中,开辟出了如此一处世外桃源。”晏磬书嗅着空气中的清香,只觉内心都变得宁静起来。

  “晏弟弟,不要叫我谢老板,你可以称呼我为彩云,姐姐我,对这鉴定的知识一窍不通,就不凑这热闹了。”谢彩云用指甲轻轻滑过桌面,红唇在烟雾中勾起,更显妖娆。

  “彩云姐,我可以看看这香薰吗?”晏磬书不知为何,从拍卖会开始前,谢彩云便不时地对他做出一些暗示性的动作,他并不认为谢彩云是爱上了他,或是他身上有什么让这位美女蛇看得起的地方,他只能装作不知,见招拆招。

  “请便。”谢彩云并未离去,而是双手托腮,一双狐狸眼始终不离晏磬书。

  晏磬书刚碰向香薰的手微微一抖,但很快又说服自己无视,继续鉴定的动作。

  不断升腾的青烟给晏磬书的鉴定带来些许难度,但他仍看见香薰呈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盖,是宝珠顶钟的样式,盖顶镂空,设计成四组花瓣香叶形的孔洞,让香薰时形成的烟雾从空洞中散出,下半部分带有一圈突起的弦纹,底部是外翻的大圈足,盖与器身接口处有垫具的痕迹,防止在开合的过程中造成磨损,口为子母扣。

  内外皆有释青釉,釉面莹润,釉质细腻,在褶皱处有积釉,颜色翠绿幽深,而在沿口之类的边缘处,釉面较薄,颜色青翠清亮。透过釉面,可以看到内部的胎体胎质紧密,器身内部的螺旋纹表明此香薰用轮制拉胚。

  采用轮制法,器物表面释釉深浅不一,又是典型的青瓷,晏磬书将香薰的年代推至宋代以前,他又检查了一次积釉的颜色,有些不确定地猜测:“难道是越窑的瓷器?”

  越窑瓷器自东汉时期就有烧造,经三国、两晋、南朝、唐、宋,一共历经千年,在唐与五代时,达到顶峰,越窑一词,也最早见于唐朝,陆羽在《茶经》中说:“越瓷类玉邢瓷类冰”。越窑的青瓷明彻如水,温润如玉,颜色青中带绿,人们把唐朝以及五代时制造的精品越窑瓷器成为秘色瓷,陆龟蒙在《咏秘色瓷器》中就赞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夸赞秘色瓷的色彩青翠。

  晏磬书仔细比对釉面的颜色,觉得香薰是越窑产的可能性极大,可他却难以确认这一物件的年代,他下意识看了看香薰的底部,并无款识的痕迹。

  晏磬书开始怀念起有款识的器物,至少能给他一个确定的年代范围,思考了半天后,终无所得,他还是决定求助系统。

  名称:五代十国越窑秘色香熏

  年代:五代

  原收藏地:未知

  材质:瓷

  价值:五百六十万到七百六十万

  制作者:未知(意志强度不达标,无法知晓制作者)

  意志强度:31%

  “六七百万的物件,居然拿来使用!”晏磬书看着系统中的估价脱口而出。

  他并没有注意到,还在看着他的谢彩云在听到他说出香薰价值的一刹那闪过一丝惊喜的目光。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