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五章 青铜螭虎_我的系统能鉴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死心的晏磬书将百宝箱倒放,努力倾倒这里面的东西,在用力甩了两下后,底部的红丝绒布掉了下来,紧接着的是一个黄绿色的物体,“砰”的一声,掉在了手刹边上。

  晏磬书将黄绿色物体拾起,这才发现它是一个虎头龙身的青铜摆件,可能是在地下埋葬了许久,颜色偏土黄,身上有些绿色的铜锈,显示着它原来的材质。

  整个螭虎被塑造得极为精细,头呈方形,目视前方,圆眼,眼尾稍有细长线延长了双眼,眼睛上方是双线细眉,上线很浅很细,一般要仔细看才会发现,下线却极为凸显,头顶两端竖立着一对猫耳,为螭虎增添了几分可爱,鼻子宽阔,嘴部大张,一副机敏又不怒自威的模样。

  身躯极为粗壮,两只前足分别伏于头部两侧,爪部微微弯曲,如同一个钩子,可将这件饰物挂在墙上,后足斜于身躯两侧,爪部则变得笔直,四肢雄壮而有力,爪肢间阴刻着密密麻麻的圈纹,用于代表绒毛,关节处均有似羽翅的钩形纹饰,鬃髯密而不乱,后背部脊柱突起,自脑后到尾间蜿蜒,突脊两侧皆阴刻紧密的鳞片纹,虎尾粗状卷曲若钩。整个螭虎被塑造得刚武有力,蓄势待发,显示出螭虎身躯中蕴含的爆炸性力量。

  虽然早在商代就有了螭龙纹在青铜器上出现,螭虎纹的发明最早是在战国晚期,作为螭龙纹的变种,螭虎纹在造型上更加自由,脱离了龙纹固有的形象,将头部以及爪部塑造成虎形,螭虎纹作为螭纹的一种,可以在青铜器口沿、足底、腰腹等各种地方装饰,因此在战国至秦汉广泛被使用。

  班固写的《封燕然山铭》中“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的表述,用于描写威武的壮士,由于龙与虎在古时记载都是凶猛霸气的形象,所以汉代人用螭虎纹代表神武、力量、权势、王者风范,由此,这类纹饰也多在一些身份显赫的贵族武将的墓中出现,有时也会装饰在一些武器上,特别是剑。

  如1983年发现的西汉南越王墓中,就出土了一件螭虎纹装饰的玉剑璏,虎头,龙身,两耳竖于颈后,与晏磬书手上这枚青铜螭虎在造型上大致相似,在配剑上装饰螭虎纹表明了剑主人尊贵的身份。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晏磬书没有想到他有目的捡漏的时候什么物件都找不到,而只是随便买了一件百宝盒就捡到了价值几百万的漏,而且这件青铜螭虎的本金才不足百元,能算得上是十万倍的利益,让晏磬书不由狂喜,他小心翼翼地将青铜螭虎重新放回百宝盒内,准备回家充实他的收藏。

  没错,晏磬书没有打算将这枚青铜螭虎卖掉,一是由于它的罕见性,这类青铜螭虎一般只在诸侯级别的墓中出现,其次是它精巧的造型,让本来就喜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