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9章 衣锦还乡的王富贵_我是王富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9章衣锦还乡的王富贵

  徐阶觉得他已经学得很冷血,很不是东西了,比如在北境,各种各样的冲突非常多,汉人杀胡人,胡人杀汉人,侵夺财产,半路行凶……北境一个月的命案,就抵得上大明全年还要多……

  面对海量的案件,徐阶就秉持一个理念,只要我不查,我不在乎,我视而不见,就没有什么事情。

  因此徐阶给自己定了个规矩,只要十人以下,没有发生在承德,或者大宁,就当做没有发生。

  这要是放在大明内地,十足的草菅人命。

  就算是那些御史言官,都不会放过他,其实由此可见,设立言官还是有道理的,毕竟你无法想象,没有言官,没有监督,究竟会乱成什么样子。

  但是徐阶在面对金焕的时候,他服了,服得五体投地。

  都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这货却是老乡见老乡,狠插两三刀。

  面对自己人,他是绝对不会客气的,甚至说,丫的险恶到了极点。

  他负责人工这部分,大明按照每人每天一斤粮食算,除此之外,也就没什么。

  干那么重的活,一人一天一斤粮食,还要考虑到下面的克扣,实际还没有那么多,哪来的油水可捞呢?

  别忙,这个姓金的就是有办法。

  他首先把大明发的粮食,拿出去一部分卖了,换成喂马的麸皮草料。

  这一斤粮食,能换五斤麸皮。

  等于一个人的粮食,够五个人吃了。

  当然了,这也就是饿不死的程度,还没法干重活。

  那该怎么办呢?

  他又弄了不少喂牲口的豆粕,还收了不少草籽,甚至是木材厂的木屑,他把这些东西,加上很少的粮食,碾碎,做成饼子,给干活的民夫吃。

  最幸运的一点,就是北境的盐足够,而且价钱还足够低!

  这货专门弄烂菜叶,加上大把大把的盐。

  池盐多,有力气,人也精壮,就能多干活了。

  这就是金焕的逻辑。

  靠着这么折腾,他大约能节省三分之二左右的粮食,除了打点都护府之外,还能往自己腰包揣一些。

  他很快就攒了上千两。

  只是这么点钱,还不能满足金焕的胃口,他把目光又盯在了修路大量使用的工具上面。

  铁锹,镐头,铁铲,甚至是马车……这都是不能少的,金焕居然发现了商机,他谎报损失,把还能使用的铁锹作废了,当成废旧钢铁出售,虽说钱不多,但架不住每天都有进账啊!

  光是这个还不够,他愣是充当起人贩子了。

  金焕在修路期间,知道北境光棍多,都盼着找媳妇。

  只要是个女人,就相当值钱。

  那些成天去抢掠的女真人,蒙古人,耀武扬威。

  每次生意成了,都必然到承德最好的酒楼,又是吃喝,又是挥霍,根本不把钱当钱!

  你们能干!

  老子也能干!

  而且我干得比你们还高明!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