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5章 朱厚熜之怒_我是王富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5章朱厚熜之怒

  兖州讲学之后,阳明公回到了浙江老家,虽然还在讲学著书,但是他已经知道,自己的身体大不如前了。

  不光是精气神,甚至包括他的学问!

  没错!

  就是阳明公引以为傲的心学。

  这事情就很有趣了,按理说阳明公一举冲破理学束缚,几乎奠定了心学无上的地位,怎么会出问题呢?

  说起来,或许只有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盛极而衰!

  以纲常伦理为基础的理学,极大地制约了人们的想象力。

  王阳明亮出心学大旗,并且以致良知作为武器,狠戳理学的大屁股,一次两次,终于,他成功了,理学的根基撼动了,崩塌了,瓦解了……人们开始反躬自省,拷问自己的良心。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站在百姓的立场上说话。

  这种倾向,早在心学发展时期,就已经很明显,尤其以泰州学派为主。

  而当心学正式取代理学之后,顺着心学的路子,人们发现自己打开了新的世界。

  贵乎本心!

  人人都是圣贤。

  反对灭人欲……

  这些主张流传开,加上工商的迅速发展,变法与传统的对抗……大明处在了一个风云激荡的十字路口。

  理学的桎梏消失了……围绕着理学衍生出来的那一套宗法论理,士农工商的等级体系,还有一整套管理社会的模式,全都在崩溃。

  理学绝不单纯是一套学问,这是一套庞大的体系,影响的是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别的不说,两宋之后,合餐取代了分餐,就有理学的功劳。

  这是一套何等庞大的体系,王阳明的心学虽然能和理学分庭抗礼,但是却远没有理学这么广泛深入,能影响到方方面面。

  就比如说。你讲贵乎本心,那我本心贪财行不行?不择手段敛财行不行?

  其实这种问题阳明公早就想到了,也反复教导弟子们。但是这都不管用,在广泛传播之后,心学也变得简单起来,变得标题化。

  既然心那么重要,从心而行,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一个简单的现实就是江南等地,出现了不是主动离婚的女子。

  至于寡妇改嫁,更是稀松平常。

  大好年纪,凭什么守寡啊?

  找个人,重新过日子,那不香吗?

  还有,不少女人离开家门,寻找工作,自食其力。

  还有,那些地方的宗族瓦解,有人干脆纵火烧了祖宗祠堂。

  更有甚者,既然贵乎本心,还拜什么神仙,相信自己就够了。

  这些剧烈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

  一些传统的老人,非常反感,他们痛骂心学,而另外一群年轻人,则是极力推崇,更有人和家里闹翻,跑出来求学,探寻心学真谛。

  就这样,真的心学,假的心学,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主张,全都冒了出来。

  其中非君之论,尤其突出。

  持此轮的学者道理也很简单,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