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3章 苏秦计(第二更)_战国赵为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横之道,究其原理不过“因势利导”四字罢了。

  势,乃天下大势。

  利,乃国家利益。

  上来先分析一番天下大势,然后再根据要说服君王的国家利益来一番展望,最后将君王的国家利益和纵横家希望达成的目标绑定在一次,如此便是一次成功的纵横之道了。

  人家当大王的就算再蠢也好,身边也总是要有一批智囊大臣的,也总是要为自己的国家思考的。

  举个例子,二十年前由公孙衍所组织的第一次合纵五国伐秦为何能够成功,真的是因为公孙衍是“大丈夫”,因为公孙衍“一怒则诸侯惧”吗?

  当然不是。

  公孙衍只不过是个秦国弃臣,他要是真的敢在邯郸郢都大梁这些地方搞什么一怒则诸侯惧,在这些大国的诸侯君王面前装逼,那么诸侯惧是不会惧的,最多就是拿他的脑袋来当晚上起夜的器具。

  第一次合纵伐秦之所以成型,只不过是因为秦国又得巴蜀又破楚,声势实在是太过浩大,让东方六国的国君都心生忌惮了,觉得需要联合打压一下秦国。

  这就是天下大势。

  在这样的天下大势之下,公孙衍跳出来说“大家需要联合打压一下秦国,各位大王,我可以替你们跑跑腿来做一个居中的联络人”,这个就叫做以利益诱导。

  合起来就是因势利导了。

  诸侯国君一看哎呀不错哦,居然还有个免费跑腿的,那自然就乐得答应了。

  但是人家公孙衍毕竟也是替你跑腿的呀,你一个大王总不能什么都不表示吧?那就封他一个官嘛。

  于是外人一看,哎哟这公孙衍牛逼啊,一个人就能连结六国,还能得授大官,纵横家牛逼,六六六!

  大抵就是这么回事。

  只不过呢,如果说天下大势就是风口,纵横家就是风口上的猪,怎么都能飞起来,那也不对。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几百年春秋战国到现在,也不至于就张仪和公孙衍两个纵横家出名了。

  说白了,所谓的天下大势,对强国来说就是“先打谁”,对弱国来说就是“投靠谁”。

  这选择是很多的。

  就以现在来说,齐赵秦三个都是强国,其他四个都是弱国。

  相互之间的攻伐和投靠选项,就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这也是天下大势。

  就以眼下的局势而言,诸侯伐齐就一定是必然出现的吗?

  不一定。

  为什么一定要伐齐,而不是跟随着齐国去伐赵,伐秦?

  那是因为像苏秦和孟尝君田文这样的纵横家靠着自己的嘴皮子在其中极力说合,像赵何嬴稷这样的国君对齐国心生忌惮,两者之间一拍即合,才有了这一次的诸侯伐齐。

  这也是因势利导。

  这就是纵横家们的价值所在。

  总的来说,纵横家的作用并没有历史上“一怒而诸侯惧”这般吹嘘的那么强,但在某些关键的时刻确实是可以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