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4章 桓伯绪欲换门庭_重生三国当二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一番畅论过后,桓阶说道:“在下举荐这几人,并非为了卖主也。请刘皇叔念及张羡曾广施仁德于荆南百姓。到时遣一大将镇守长沙,让张羡之子张怿,可继续为长沙之主。某自当回去说降张怿。”

  刘备听后大喜:“若能就此止息兵戈,自是最好。此事便要麻烦伯绪了。”

  一直未说话的贾诩,此时却对桓阶劝道:“稍微劝谏一下便可。我料那张怿年少轻狂,定不会听取忠言。伯绪若强行为之,恐有性命之忧。”

  桓阶听后一惊,心道“真是没想到,这贾文和不声不响的,却有如此心计。看来刘备手下的高明之士,未见得就比曹操那边少。”他想罢便敬了贾诩一杯,但见其狭长的双眼看着自己,好像把所有的心思都看透了一般。

  自此宾主尽欢,饮宴甚是酣畅。

  桓阶有使命在身,因此不敢逗留。次日便向刘备拜别,启程返回临湘。

  刘备在城外设宴送行。对桓阶殷殷嘱咐,却不提长沙之事,举杯对桓阶劝道:“今公有使命在身,自不敢多留。却不知何时,能再次聆听教诲。”言讫,潸然泪下。

  桓阶见之自思“刘玄德宽宏雅量,更兼帐下谋臣武将,尽皆一心。其用人以信,确比曹孟德使之以疑,要高明上许多。”

  想到这里他下定决心,说道:“阶也愿朝暮供皇叔驱驰。恨所托非人,未有便耳。但求张怿及时醒悟,能与在下共同侍奉皇叔左右。”

  说罢心中感伤,与刘备洒泪而别。

  待其回到临湘之后,便向张怿提起刘备手下精兵猛将无数。劝他投靠刘备,以为外藩。

  其后果如贾诩所料,张怿少不更事,只识一味逞强斗狠,自是不会听取忠言。

  桓阶心下黯然,只好修书刘备细说此事。

  刘备见书之后,谓之众人曰:“果然像文和先生所料那般。张怿少年气盛,不听人劝。这一场刀兵之争,在所难免。不知应如何图之?”

  关羽在破黄巾之时,便遣人打探荆州水文地理。

  此刻他早已胸有成竹,进言道:“大哥,此次张怿自恃其能,定不加提备。如今下隽、罗县、益阳三县,并无大军把守。下隽地处群山掩映之间,进出不便,粮草辎重难以出入,所以此地便先不管。可遣两路兵马,先夺罗县、益阳,取其仓禀,因敌以粮。然后据城而守,以待大军抵达。到时大军驻扎于罗县、益阳、临湘三地之间,粮草兵马俱能克日抵达。则临湘便不难下矣。”

  刘备听后大喜,遂下令许褚、关合,各起本路兵马先行,夺取罗县、益阳两地,大军克日之内便会到达。

  数日后,许褚攻下陈县,关合夺取益阳。刘备大军赶到临湘城北二十里处,西靠湘水下寨。

  一时之间,临湘城中上下为此骇然。

  张怿却犹不所觉,洋洋得意的笑道:“我早已遣使者快马加鞭,前往邺城。恐怕此时曹操已经出兵攻入江淮。待得到消息后,刘备便悔之晚矣。”

  桓阶见他自以为得计,心中暗嘲“若没有万全准备,刘皇叔怎敢轻易离开?曹操狡诈多疑,恐怕得了这份告急信件后,只会以为其中有什么诡计,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正是:

  贤良之士奔波苦,几次三番换门庭。

  放下身段寻名主,此生只为凤栖梧。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