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0章 佐明主水镜出山_重生三国当二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人看破世间种种,但是心中不静。只能隐居于山林之间,借助周围环境,才能暂时物我两忘。这只能算作形隐,所以在某看来只是小隐。”

  司马徽听后回味了一番,觉得很是在理,连连点头道:“那第二层呢?”

  “第二层乃是心隐,可称之为中隐隐于市。在喧嚣的市井之中,视他人之嘈杂不闻不见。心中早已宁静,又何必隐匿于山林之中?在某看来,此为中隐。”

  司马徽听后略有所得,急着问道:“那何为大隐?”

  关羽见他这般,心道能不能成,就看自己最后这番言语了。

  他抚了下胡须说道:“第三层乃是大隐隐于朝,这才算真正的隐士。他们在朝堂之上,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才为真正的大隐之士。”

  说完后关羽就佯装自得其乐的抚须,心中却实在紧张“但愿我这生搬硬套,篡改了一番的隐士理论,能够打动这个水镜先生。毕竟从他举贤任能来看,也是有救国之心的。”

  果然,关羽说完之后,司马徽、庞统都在那闭目沉思,好像是心有所得。

  未几,司马徽睁开双眼,眼神却是锋锐了一丝,他喃喃的念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回味了好一阵子,司马徽对关羽施礼道:“此言甚是高妙!佩服!佩服!”

  关羽连道不敢当,心里却是大喜,他想到“看来是成了,毕竟和那风流随性的魏晋名士不同。汉末名士本就风骨俨然,胸怀报国之志。范仲淹乃后世大家,此言不仅对士人影响深远,也更贴近汉末风骨。我不信不能挑动这水镜先生的报国之心。”

  这个念头转过之后,他赶紧给了刘备一个隐晦的眼神。

  兄弟两人配合多年,刘备收到讯号后,立刻离席,对司马徽下拜道:“如今朝堂之上,多为尸餐素位之辈,狼心狗肺之徒。还有几人有这忧国忧民之心?备虽不才,但求先生出山教诲,为备开愚启智,实乃备三生之幸矣。”

  司马徽说道:“小老儿乃山野闲散之人,实在不堪大用。待时机成熟之后,自有济世经纶之才辅佐大司马。”

  他这一拒绝,刘备也不知如何是好。

  关羽见了暗暗着急,不由得急着朝大哥眨眼。

  好在刘备在犯难之际,想到了二弟关羽,用眼角捎到关羽的表情后,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刘备又是向司马徽一礼,然后垂泪道:“先生何必过谦。当今天下纷纷,定而又乱,群雄争衡,民不聊生。备常常日思夜维,不得要领。久慕先生乃当世大贤,隐逸于山林之间,愿不弃备之愚钝,出山相助,让备能时刻聆听明诲。可先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