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七章 没有钱万万不能_闲臣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妥当了。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书办来报:“司正,外间有个姓史的秀才求见,说是你在安东老家的故人。”

  周楠问:“姓史的老乡,他报上名字没有?”

  书办:“说是姓史名文江。”

  周楠抓了抓脑袋:“还真没听说过,请他进来。”他想了想,自己在安东干过大半年吏员,县里有功名的秀才中好象没有这个人。

  如果没有猜错,此人应该是来打秋风的。

  打秋风,又叫打抽风。

  古代的读书人游学天下的时候,若是手头紧,听说当地的官员是自己的同乡,便会上门拜访,谈诗论道,蹭吃蹭喝。

  天下士子都是一家,又是同乡,作为一个官员,自然有接待的义务。接待完了,还得送上一笔盘缠礼送。

  明朝中后期,不少读书人都以此游历天下,不但不花一文钱,等到回家的时候还能小赚一笔。

  看到其中之利,那些落魄的秀才们便群相效仿,搞得士林风气乌烟瘴气,搞得那些在清水衙门任职的官员很是郁闷。

  既然老家的读书人找上门来,周楠自然要客气接待。这些书生掌握着社会舆论,就算将来帮不你什么忙,给你捣乱,坏你名声却够你喝一壶的。

  史文江没有什么名气,周楠自然没有什么心情和他诗酒唱和。等下准备和他聊上几句老家的天气、庄稼,然后送上几两银子心意了事。

  果然如他预想的那样,史文江身上的衣衫显得破烂,满面尘土,看起来甚是潦倒。

  不过,人却长得儒雅,模样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

  史文江大约二十一二岁模样,显得很是狂傲,见了周楠只微微一拱手:“见过周大人,久仰,久仰了。小生也是访了许久,才访到你。”

  这口音不是淮西方言,周楠心中疑惑,不会是冒充的吧?

  表面上他还是温和地回了一礼,又叫人上了茶。

  问:“不知史朋友今日来寻本官,所为何事?”

  史文江翘着二郎腿,一副吊儿郎当模样。他一边用盖子轻轻刮着茶水汤面上浮沫,一边淡淡道:“小生游学到京城,盘缠用尽……”

  果然是将身上的钱花光来寻本大人要民政救济的,一鼓掌。立即就有一个书办将两枚事先准备好的银锭放在史文江身边几上,重量大约四两。

  史文江也不推辞,将银子收到袖中,接着说:“也好,就当预支的一旬的工食钱。周大人,还请叫人将签押房收拾一下,那地方有点乱,我这人爱整洁,见得不脏。”

  周楠一口茶水差点喷了出去,等等,你不是来打秋风的,而是想做我的师爷?直娘贼,一旬就要我四两银子的工钱,一个月不是十多两?比本大人的俸禄还高,谁给你的勇气?

  我本是干师爷的出身,现在竟然有人毛遂自荐来为本官效力,还真有点不习惯啊!

  这道录司就是个没什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