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二回 新的战略(二)_魂归明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图同样重中之重,相关的技术人员一定要配足,不知我们国家能不能提供这么多这方面的人才?”

  马和:“京城大学有一个地理专业,今年就有一批学生毕业,承担这个任务问题不大。”

  讨论到这个时候,明成祖朱棣第一次开口:“经过讨论,诸君基本上同意了再次远征的战略,当然,最后还要内阁批准,我想问一句王爱卿,对三路远征大军的指挥使有没有具体的人选?”

  王景弘考虑了一下,心里有点忐忑,不知说好还是不说好,说了,会不会给人一种拉帮结派培养实力的感觉,不说,又有点对不起明帝国,最后经过天人交战,决定还是直接说出来:“禀皇上,向大西洋挺进的联合舰队指挥使,我认为杨光强副指挥使可以胜任,这次远征,光头强充分显示了独当一面的才能,具备远大的政治眼光,在大局的把控上宽严相济不拘一格,是一个人才。”

  光头强的功绩摆在那里,众人纷纷点头认可。

  王景弘:“向欧洲进军的指挥使我推荐联合舰队第一合成营的指挥官黄雁,在这次远征中,黄雁在实际的战斗中脱颖而出,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在剿灭陈祖义海盗集团的过程中,将政治目的放在了战斗目的之时,完全跳出了纯粹军事指挥员的角色,在安抚受难群众,稳定社会秩序,组织人民投入生产建设方面可圈可点,不居功自傲,善于听取部下的建议,特别是担任锡兰岛其中一个代理省长期间,走贫问苦,深入群众,做的有声有色,成绩斐然,说实在的,在联系群众,发动群众,关心群众方面,我王景弘自愧不如。”

  对黄雁的功绩,情报机构陆陆续续有非常详细的报告,皇上,内阁,参谋部一清二楚,在他们的心目中,黄雁就是取代王景弘的最佳人选,如果有那么一天,王景弘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再领兵,黄雁就是首选,其他人没有这么详细的情报,但功绩摆在那里,也纷纷表示认可。

  王景弘:“向太平洋进军的联合舰队,我愿意出任这个指挥使,我觉得我还年轻,还可以为明帝国出征,再说了,我对遥远的,茫茫的太平洋心甚向往,我不知道那里有什么,但我知道那里一定能够发现什么,我本人非常期待。当然最后由谁出任三路大军的指挥使,还得皇上与内阁批准,我提出的人选仅供参考,因为他们两个是在我的认知里,足以担任指挥使的人选之一,谢谢!”

  说完,掌声热烈响起,经久不息,他们不是为王景弘推荐了人才鼓掌,他们是为王景弘不计较个人得失,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的高风亮节鼓掌,扪心自问,他们自己就做不到,三路大军,再加上海外省,其实力完全可以与明帝国内陆相抗衡,大多数人避嫌还来不及,王景弘却能做到如实推荐,好,赞一个。

  朱棣:“王爱卿能够坐到举荐不避嫌,是明帝国之幸,值得众人学习,而王爱卿愿意不辞劳苦勇担重任,为明帝国谋未来,开疆扩土,我心更慰,我在这里表示,我个人对王爱卿担任太平洋舰队指挥使没有意见,说实在的,我心里还有小小的期待,希望王爱卿能够将那些传说中,似羊似驼(羊驼)的动物,还有可以在陆地上飞奔的鸟(鸵鸟)带回来。”

  听到这里,众人会心的笑了,这些传说,都是王景弘与马和在私底下传出去的,反正传得活灵活现,引得无数人前往探险。。。。。。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