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二回 风萧萧(六)_魂归明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皮球踢给内阁。

  内阁接到报告,一看事关体大,立即召开扩大会议进行讨论,会上分成两派,支持建立海外省和反对建立海外省的针锋相对,支持的以王景弘为代表,反对的则以马和为主将,各说各的理由,一开始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是王景弘以未来的战略地位无可替代占得上风。

  马和:“在远离明帝国的地方建立海外省不是不可以,而且明帝国也有足够的能力做到,但阿拉伯半岛并不是无主之地,虽然当地的部落有这个诉求,但后果极可能发生不可控的大战,我们认为得不偿失。”

  这个观点得到了差不多一半人的支持。

  王景弘:“不错,那个地方是有主之地,但自古以来就是乱主,谁强谁就是主,从来就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化,也没有形成统一的风俗习惯,罗马帝国来了又走了,法老来了又走了,后面是波斯帝国和巴比伦帝国,现在是奥斯曼帝国,他们从来就没有将重心放在这里,他们的重心在地中海,这里是任意他们奴役和索取物资的地方。明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一战从决定远征的时候就已经是不可避免,顺其自然就好。”

  王景弘:“各位,看看地图,从红海到地中海就隔了一段短短的距离,以历史的发展眼光看,最后一定会打通这段路,这条运河只要一开通,就具备了无与伦比的战略地位,这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以其将来受制于人,为什么不在明帝国强大之时抢占最重要的战略地位呢,天予不取是何道理。”

  听了王景弘的理论,众人将目光转到地图上,发现从锡兰岛进入印度洋,如果通过红海再经过运河到达地中海,距离不是近了一点点,持支持意见的更加坚定了信念,而反对的开始犹豫,首先改变意见的是户部尚书和交通部尚书,这可是钱啊。

  最后内阁达成一个妥协的办法,海外省暂时定名桂芳省,先在国内搭班子,等时机成熟后再成立。

  会后王景弘与马和展开了进一步的争论。

  马和:“你以前不是认为最好阻止开通运河吗?为什么改变了主意。”

  王景弘:“历史自有他惯有的轨迹,不管怎么样,我突然觉得有必要在那里打下一个楔子,就算是阻止也好,抢占战略地位也好,当然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蠢事我不会做,要开运河也是欧洲那帮人去开,我们只是坐享其成罢了。”

  马和一想有道理:“好吧,你说服了我。”

  联合远征军指挥部收到内阁的决定,没有再纠结,该干嘛还干嘛,当一个参谋问黄雁:怎样才算时机成熟?黄雁回答:那还不简单,在我们与奥斯曼帝国打了一仗之后,赢了,时机就成熟了。

  既然要建立海外省,首先要文化上认同不是,要想文化上认同,学校少不了,事前没有准备,临急抱佛脚,由锡兰岛三个省抽调教师队伍,读书对部落的小孩来说是天大的喜事,除了不收学费还提供免费午餐,开学的那天人山人海,成年人全都放下手头的工作,谁都不愿意错过历史性的时刻,当有家长问联合舰队官兵:你们是上天派到人间的神仙吗?

  官兵回答:在我们明帝国,人人生来平等,每个人都有接受免费教育的权利,而且是强制性的,受到法律的保护。

  家长:明帝国真好,我们可以加入明帝国吗?

  听到这个家长的提问,所有人都竖起耳朵,现场静得落针可闻。

  官兵:我们明帝国每年都会有条件的接收其他国家的公民加入明帝国,鉴于这里的实际情况,我们政府正在研究政策,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不会违背当地公民的意愿。

  这些官兵的回答高度统一,明显是经过预先安排的,统一口径,为将来造势。

  听到官兵的回答,在场的所有人在某个“别有用心”的家伙带动下,大声高呼:我们愿意加入明帝国,我们愿意为明帝国而战!

  高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什么是水到渠成?什么叫人心所向?这就是。。。。。。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