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回 太平洋,我来了!_魂归明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难言之隐,遂开口道:“不会又是在书上看到的吧?”

  王景弘赶紧接过话题:“对对对,就是在书上看到的,只是忘了是那本书。”

  说完两人会心一笑,意思是你懂的。

  第二天,张欣召集商团高层开会,重新调整了随军远征的目标,将重点从贸易方面转到建设方面。

  这个目标的调整,明帝国是鸡飞狗跳,物资还好点,运到欧洲就是,但工程技术人员不好找啊,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工程技术人员属于社会紧缺人才,不是你想招就可以招到的,最后各大小公司实在无招,只好将问题反映到内阁和太平洋舰队指挥部,要求推迟启航日期,他们将招聘的目标放到应届毕业生上。

  经过研究,内阁与王景弘一致同意将启航日期推到八月一日,各类学校的应届毕业生要在七月份才能拿到毕业证书,一个月的时间足够参加远征的应届毕业生处理出征前的相关事务,这时代的学校还是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能够参与理论研究的属于凤毛麟角。

  工程技术人员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熟练工同样令这些公司老板头疼,能找到的熟练工渺渺无几,没办法,只好招聘新手进行培训,好在还有差不多半年时间。

  招工,招工,招熟练工,到处都是这样的广告,成为一时风景。

  旅游部门,移民部门也没有闲着,他们在着手跟进,大规模的移民目前还不现实,对太平洋周边是一抹黑,但不预先准备到时一定焦头烂额。

  旅游部门的规划相对可行,他们将目标定在游船一个月能够到达的地方,再远就力有不逮,只能期盼飞机的出现,反正科院的科学家已经描绘了未来的愿景,飞机的速度比之轮船起码快了十倍,一日千里?开什么玩笑,一小时还差不多,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了第一次远征的蝴蝶效应,这次远征令无数的青年热血沸腾,报名参加的人是络绎不绝,可惜符合要求的人少之又少,被淘汰下来的年轻人,一个个唉声叹气,抱怨世道不公。

  出现这样的状况,马和以帝都大学校长的名义,在大明时报上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阐明了学习的意义和学习的永无止境,并用大量的事实说明一技傍身是多么的重要,同时从深层次剖析了这些青年落榜的真正原因,一句话———书读得太少还不够刻苦努力。

  文章一出,在明帝国再一次掀起了读书的热潮。

  时间以不变的速率向前,不知不觉到了八月一日,今天是太平洋舰队出征吉日,天津港人头涌涌彩旗飘飘,今天的出征仪式与联合远征军出征时一样隆重,但欢送的吃瓜群众更多,马和发现,在欢送的人群中,少男少女占了很大比例,他们除了仰慕明帝国军人的飒爽英姿,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近距离看一看自己心目中的男神和女神———王景弘与张欣……

  八点开始,出征的将士们,出征的民间人士与亲人依依话别,千叮万嘱只化成一句话:保重。

  在万众瞩目下,王景弘与张欣的告别没有千言万语愁肠百结,甚至没有说一句话,只有深情的一吻,全场鸦雀无声呆若木鸡,他们就是这样的特立独行,他们就是这样的与众不同……

  九点,出征仪式正式举行,还是老一套,首先是明成祖朱棣讲话,接着是授旗,最后是太平洋舰队指挥使王景弘发表出征宣言。

  王景弘的出征宣言只有一句话,响彻云端石破惊天:“太平洋,我来了!”……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