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回 最后通牒(七)_魂归明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理哟,怎么就没有想到呢,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没有顿王国的支持,单靠森王国一个都城是坚持不了多久的,困都可以把森王国困死,几十万人的吃喝拉撒毕竟不是小事。

  谋士:“坚守住两个山头只是整个战略的其中之一,另外一个战略意义是可以随时威胁攻城的联军,只要我们在这个战略要地的有足够的兵力,联军是封不住的,一公里多的距离容不下太多的军队,再加上这条河可以提供补给,可以说进可攻退可守立于不败之地。”

  总算是听明白了,也接受了谋士的战略,森国王开口问谋士:“先生,你认为我们应该派出多少部队为好?”

  谋士:“从地理位置看,派多了容不下,派少了起不到应有的战略作用,因此我认为派出三万到五万的精锐部队为上。”

  派出四万人的精锐部队意味着占了野战兵团的一半兵力,如果是五万人的精锐部队则超过野战兵团的大半,这样的话,都城的防御将面临兵力不足的巨大压力,再说了,五万人的精锐部队埋伏在两个山头(周边还有几个小山坡),短时间内问题不大,时间一长就难说,只要物资补给跟不上,极之可能造成军心不稳。

  经过商议,最后由森国王拍板,由国防大臣率领三万人的精锐部队前往两个山头设伏,毕竟是三万人对十五万人,虽然地理位置决定了军队无法全面展开,怕就怕联军采用轮战的疲劳战术,不断冲击下最先顶不住的一定是森王国的野战军团,因此临行前谋士特别叮嘱,如果实在是难以坚持就撤回来,保存实力才是王道。

  对这样的战术,谋士内心还是乐观的,联军虽然有十五万之众,但他们来自不同的王国,如果采用轮战的战术,轮到的王国军队一定不会尽全力,谁都清楚,谁尽全力谁就是傻逼,也许三个王国的国防大臣没有这样的想法,但下面的将军一定会有这样的想法,自己率领的部队如果损失惨重,回到王国肯定会受到国王的惩罚,说不定人头落地也未可知。

  谋士相信三万人的精锐部队坚守三个月没问题。

  理想足够丰满,只可惜现实不如人意,谁会想到明帝国太平洋舰队的教官这么的毒,见过毒的,没见过这么毒的,连火攻都能够想出来。

  对火攻这种战术,谋士不是没有想过,但目前属于雨季,加上森林密布,因此被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时间紧迫,国防大臣接受命令后立即动身,一下子抽调走三万野战部队,都城内的防御肯定要进行调整,谋士建议将驻扎在城外的部队全部调回城内,将负责都城治安的部队补充到野战军团里,这样一来野战军团变成六万人,守住都城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没有太多的办法,除了靠人命去填之外几乎无计可施。

  而都城的治安由国王卫队接管,同时监视野战军团的一举一动,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要是有那个将领临阵反水打开城门,来一个里应外合也就不用打了,在华夏的历史长河中,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真正靠力量攻下的城池可以说少之又少。

  最后谋士还建议:面对敌人的攻城,可以召集年轻力壮的老百姓帮助守城,甚至妇女都可以上战场。

  这就有点人民战争的味道,还别说,守城不是野战,而是依托高高的城墙抵抗,石头,滚烫的水和油是不可多得的防守利器,不知有多少身经百战的无敌战将就是在攻城时,莫名其妙的死在无名的妇女儿童之手......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