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2章 《三字经》的价值_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长安城,李承乾便与柳一条一家分道扬鏣,直接回先把小雉奴与小兕子给送回了立政殿,离宫这么久,长孙皇后一定想他们两个小家伙了。{第一看书}

  “柳先生来长安了?”立政殿内,长孙皇后亲热地抱着小雉奴与小兕子,聆听着李承乾对此行的禀报,轻点了点头,道:“嗯,来长安,倒也是一个明智之举,毕竟这里是天子脚下,侯尚书做事虽然向来没遮没拦的,但是在这长安城,倒也不会做得太过火。”

  “不过,这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长孙皇后示意李承乾在她的身旁坐下,轻声言道:“吴醉剑的那条右腿,表面上是一件意外,谁也找不到其它的证据,但是很多人的心里都明白,那是柳先生所为,这是一个暗亏,就像是哑巴吃黄莲一样,有苦也说不出来,侯尚书怕是受不了这种窝囊气,就是在长安,他也不会轻易地就把这口气咽下。”

  “母后说得是,”李承乾轻身贴坐到一旁的椅上,微点着头忧心道:“依着岳父的那个脾气,定是不会轻易罢休,他们两人早晚都得有一个了断,唉,一个是救命的恩人,一个是孤的岳父,儿臣这心里边,真是不知该如何是好。”

  “嗯,这件事是难为了乾儿了,”长孙皇后怜爱地看了李承乾一眼,道:“不过,这件事情,究根结底的,还是怨着那个吴醉剑,好端端地。为什么偏要去招惹柳先生,还故意地用马匹踏断了柳老爷子的右腿,也难怪柳先生会如此行事。废了他一条右腿,也算是他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

  “话虽如此,可是,”李承乾抬头看了长孙皇后一眼,道:“我那岳丈。他。并非是一个讲理之人啊。”

  想起侯君集。李承乾就是一阵地头疼,摊上这样一个岳父,也不是是他的幸,还是不幸?

  “侯尚书的脾气虽然莽撞了些,但是他是我大唐的功臣,行兵打仗,也是无往而不利。{第一看书}对大唐又是忠心耿耿,所以,他偶尔地犯些小错,你父皇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不会太过怪罪。”长孙皇后轻声说道:“这次柳先生的事,谁是谁非,你父皇自也是心知肚明,不过。怕也是不会过多的干预。”

  长孙皇后虽不问政事。但很多事情,即使没有人说起,她的心里也跟明镜一样。对李世民的想法和御下手段,也自是有一些了解。

  “可是,母后,再过几日,岳丈就要率军返京,父皇若是对此事不管不问,那柳先生一家,岂不是凶多吉少?”李承乾有些着急,他那岳丈地脾气他最是了解,到时,他不把柳府上下踏平才怪。

  对于柳一条,李承乾既是感恩,又是尊敬,自是不希望他会出了意外。

  “乾儿,”长孙皇后温笑着看了李承乾一眼,道:“你这样想,就错了,也太看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