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枷锁和玻璃罩_乐土一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己承担。

  “要是两人再敢闹分手,你不准在家里哭哭啼啼的。要哭也得让张乐逾哭,听见没有?”

  谢笛缩缩舌头,不愧是顾女士。“我争取。”

  “还有,结婚前不准搞出人命。”顾女士补充,“少让男人进自己的门,让别人看去不觉得笑话。”

  谢笛屏气,决定再也不理这个邻居了。

  “听见没有?”顾女士又重复一遍。

  “听到啦……”谢笛害羞又带着娇俏。

  七月一过,正是热的时候,谢笛去了云南盈江。

  云贵高原地带,反倒比北京的温度低一些,二十几度正是适宜。

  盈江公路交通并不发达,谢笛一行人过去路上颠簸了许久。车程太久,谢笛整个人晕乎乎的。终于到了目的地,一下车,清新的空气眼前亮丽的景象却席卷她整个脑海。

  这边是典型的农村田园。盛夏时分,大片绿色的稻田,升级自然、一望无际。绿色中穿插着盈盈水光,白鹭偶尔飞掠在湖水上。这里的海拔很高,一晃眼能看到天上的云在蓝色的背景下随意飘着,人高得好似一伸手就能够着大片的云朵。

  绿意配着湖水,湖水映着蓝天,山河好不壮丽。

  长途跋涉,谢笛本来以为面临的情况会挺艰难,却没料到初见的景色十分亮丽,深呼吸几口新鲜空气脑袋清醒后,她拎着包跟着大队伍去到住处。

  谢笛一行人有四个,都是北京那一块调来的。主要的任务监督,还有就是走村串寨进行扶贫脱贫的宣传。

  经过几天的实地了解后,谢笛才清楚当地人民实际的生活情况与环境的景色成反比。受地理区位和历史文化的影响,这里的贫穷是肉眼可见。如果用繁华都市的生活来对比的话,这里的生活水准像是倒退了一二十年。

  而人民的思想几乎就被锁到了笼子里头,封建、落伍,有些甚至是谢笛第一次的所见所闻。

  有一回她跟着村里干部去村里宣传,路过一家人正在作法,动静大得她吓了一跳。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她也不相信农村中很多人还会因为穷,没钱看病。有的人生了小病,身子骨强的熬一熬也就过去了,身子不强的,拖到后面就成了大病。大病就更难医了,浴室花钱请村里的巫医做巫术,拍菜刀吓鬼怪、喝香灰水治病。

  有的时候还算管用,有的时候挺不过来隔些日子人就没了。

  在父母身边谢笛总觉得自己还小,可在这里她却目睹过有比她小上近十岁的女孩成为小婴儿的母亲。

  那次谢笛一行人路过,刚巧一旁有个女孩背着孩子去镇子上。孩子突然哭闹起要吃奶,那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便脱了衣服,解了胸罩直接在溪边坐下喂起奶来。

  一起的男同事有的不好意思回过头,有的在暗暗张望。谢笛定在原地,看着那小女孩的动作。

  时间也许还不够这女孩的乳房发育完全,那对乳房却已经迫不及待地肥硕得充满乳汁,对着青天白日完全袒露。当她的一只乳房被婴儿吸取干净时,调转婴儿的方向让他吮吸另一头。其中,谢笛看到她露出的乳头也因为喂奶而变得肥大,成了不好看的褐色。女孩的动作娴熟随意,仿佛已经越过时间的门槛,在不该的年纪里染上了世俗的颜色。

  这里的生活倒也还好,环境没得说,地方虽然贫穷落后,可村民也算善良,再加上谢笛他们代表着官方,住行都有保障。而谢笛他们几乎每天都在不停地穿梭在各个村庄之中,一个月的时间过得飞快。

  只不过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时常见到无形的枷锁戴在村人的头上,无形的玻璃罩罩在整片绿色的田野中,谢笛感到有些郁闷。

  日行常规与顾女士、姥姥通了电话,一贯的报喜不报忧,简单聊了几句,谢笛把手机锁上。

  在昏黄的灯光下又想起了白日里在溪边看到的年轻母亲,想起她稚嫩的脸和结拜的乳房。不知为何,她心里像是堵了一股子闷气无法舒缓。

  她又拿起手机,给张乐逾发了一条信息:

  【忙完了吗?想你了。】

  对面没有回复,谢笛又把手机放下。

  结果手刚离开,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