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拒表白和升初中_穿到民国好好学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实业学校,去学个一技之长,学完就能做工挣钱。

  但三表叔建议,她将来要是出去念大学,最好是继续读中学。

  而杜太爷觉得,叫孙女念实业学校,学点儿染织、缝纫啥的,未免太辛苦,也不符合财主家小姐的身份。

  珍卿自己也好逸恶劳,觉得技术工种在民国,好像还挺辛苦的,她就打了退堂鼓。

  做教师嘛,应该说是最好的选择。但好坏也不是绝对的。

  在后世,教师是很体面轻闲的工作,但这时代多少不大一样。

  男女平等的口号喊了多年,但女教员的薪水,比男教员的薪水还是低很多。

  而且,中国这样动乱,教育经费时常被挪用克扣。

  凡此种种,都让人不能不慎重考虑。所以,也不一定非要当教师。

  她毕竟才十四岁,还可以在上中学的过程中,琢磨有没有更合适的职业。

  因此,珍卿还是决定,在启明学校上三年初中,到了非得出去的时候,她再决定一个就业的方向。

  十四岁这年的暑假,玉琮的二叔,为庆祝珍卿小学结业,特意叫她去永陵市呆了大半个月。

  说是去游玩一番,叫她见见世面。

  但永陵市是个古城,很多建筑都很古风。

  新式的商店楼房也有一些,但珍卿不觉得新鲜,算不上见了多大世面。

  倒是她跟玉琮一道,偷看了不少杜二叔和杜二婶藏的闲书。

  杜二叔每天忙着进修,杜二婶每天忙着梳妆打扮,打扮好了,不是跟姐妹逛商场,就是约一些人打麻将。

  这两口子,就放任他们两个,翻箱倒柜地看那些书。

  他们先看一些弹词、传奇,故事都很老套无聊,就囫囵吞枣地随便看看。

  后来,玉琮看《三国演义》,珍卿看《儒林外史》《聊斋志异》,两人就比较入迷了。

  每天看完以后,还要相互地讲解,书里讲的什么故事。

  这时候也没有其他娱乐,他们看书,就像后世追连载小说和电视神剧一样,那真是废寝忘食,狂热不已。

  读了这么多的书,珍卿写了些读后感,给杜爸爸当家信寄过去了。

  给杜爸写家信,本是例行公事,杜爸爸基本没给她回过信。

  有一天,她和玉琮正看《聊斋志异》,杜二叔给她一封信,说是她爸爸寄给她的。

  珍卿意外之极,打开一看,不觉认真看了起来。

  在这封信里,杜爸爸用一种和煦的语气,讲了他小时候读闲书的事。后面又教珍卿,读这一类古典的书,应该是怎样的读法……

  玉琮也拿着信看,看完一抬头,却发现她眼眶红了,眼睫毛也不住地颤着,说不清是一种什么情绪。

  玉琮总听家里人说,珍卿这孩子命苦。

  但他对珍卿所谓的命苦,其实感受不深。

  因为他觉得,她的性格是那么敞亮豁达,无忧无惧,即便动不动会挨她爷的打,你也从不见她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