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避婚事忽走他乡_穿到民国好好学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空里,上不了天,落不了地。

  姑奶奶家里连遭惨事,她对这个婚事上心,初听确实意外,但细想一番,也在情理之中。

  而他那位生父,早年把事情做得够绝,忽然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她心里觉得很不妥。

  她心里转着很多念头,想他们会不会有啥阴谋:

  比如,后妈家里,有一桩能攀高枝的好亲事,而男方是个瘸子、天阉之类,或者是个辣眼睛的毁容怪,后妈舍不得亲女儿嫁,就拿她这个继女来顶包?

  再或者,亲爹在外面浪了多年,人到中年,忽然得了什么肾炎、肾硬化、肾衰竭,非要换一个腰子不可——就把她这亲女儿找过去,是想要剖肚挖肾……

  不过话说回来,这时候的医学条件,能不能做肾移植手术的啊?

  胡思乱想的同时,她也绞尽脑汁地想,有没有两全之法,既不用去她生父那里,还可以摆脱杨家的婚事。

  想想他们祖孙俩,没几家靠得住的亲戚。既便是人很好的向渊哥一家,跟姑奶奶也是亲戚。

  李师父的女儿娟娟姐,她的夫家在江越省,其实可以去躲一躲。

  可是李师父跟珍卿提过,娟娟姐的夫家,现在正是多事之秋,娟娟姐自己还在娘家长住呢。

  她要去娟娟姐夫家暂避,这个办法也不现实。

  到亲爹身边念书,这一个下下之计,竟然成了唯一的办法。

  可是贸然跑到亲爹身边,她也觉得前途未卜,大感疑虑……

  不管珍卿怎样疑虑,杜太爷发了话,她要是不听话,捆起来用抬用扛的,也要把她送上到海宁的火车。

  除非珍卿再离家出走,要不然,能听凭杜太爷安排。

  想到杨家亲事迫在眉睫,珍卿虽说心有顾忌,到底还是识时务的人。

  她说马上去海宁也可以,但想连夜去磨坊店,跟师父师娘,当面道别一下。

  梅先生对她也很好,但学校人多眼杂,珍卿打算写一封信道别,不亲自到学校里去。

  但李师父、李师娘,不但有教导之恩,而且有抚育之恩。

  若不当面辞别,说离开就离开,着实有些不像话。

  但杜太爷急得火上房,说什么也不愿意节外生枝。

  他说杨家聘礼已经备好,他们商议好了明天来,这是火烧眉毛的事,不能再磨磨蹭蹭的。

  珍卿也没有办法,得匆匆写了两封信,叫老铜钮过一天,转交给磨坊店的师父师娘,还有学校的梅先生。

  珍卿最近听说,梅先生跟丈夫离婚了。

  梅先生的家里,还有父母和弟妹要供养,肯定生活很拮据。

  她除了写信,还给梅先生留了一些钱,就当是谢她这些年的厚爱善待。

  这一天落日以后,两辆马车停在杜家小院外。

  珍卿已经爬上马车,袁妈临时又把一个包袱,给珍卿也放到马车厢里,交代:

  “小姐,以后在外面,好吃好喝好睡的,别亏待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