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杜爸后妈终见面_穿到民国好好学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吗?”

  跟德国的教会学校,能扯上什么关系呢?

  陆浩云因徐师傅,平常要给他办许多私事,也不吝于教他洋人的一些人情世故,就跟他说道:

  “教会学校的经费,泰半来自教会的募捐,募捐对象就是寻常教徒。

  “自从一战以后,欧洲国家普遍萧条,尤以德国最甚,他们战争损失极大,还要承当巨额赔款,马克大低,德国人自然精穷得很。

  “最近这些年里,国内的德国教会学校,要么经费不支,难以为继,要么转头向别国富人募款。此时要说哪国富人最多,当以没受一战影响的美利坚国。”

  徐师傅于是恍然大悟:“陆先生,我想起来了,那位列基富先生,一向热衷于投资教育,是不是也对杜小姐的学校有捐赠?……”

  陆三哥没再说话了。

  从美国人列基富家出来,徐师傅启动车子,问事情怎么样,陆浩云坐在后座,说:“没什么问题。”

  说着,陆浩云感觉到自己心情轻快,莫名觉得自己可笑。想他千辛万苦,做成多少不寻常的事,那些高兴也只是片刻的。

  刚才只是跟人递一句话,让人在学校照顾一下妹妹,他莫名其妙地喜悦不已。

  他正试图剖析自己的心理,忽听徐师傅说:“陆先生一出马,必定马到成功,杜小姐日子好过,她肯定也高兴。”

  陆浩云看着窗外,有两个外国女人,撑着阳伞,说笑着走过去了。

  他叮嘱徐师傅说:“她们那位斋务长,既然不和气,你在外面活动一下,把她调走吧。——这些事,不必让杜小姐晓得。”

  徐师傅虽然不理解,还是懂规矩地应下了。

  陆浩云少年时候,读过改造国民性的书,也很信奉一句古话:鸟笼里飞不出雄鹰,花盆里长不出苍松。

  一个孩子要健康成长,除了要以爱浇灌之外,也同样要经历挫折和痛苦,以磨炼意志和心境。

  他自己自幼出洋留学,尤其是十三岁留学欧美,学业生活上的很多困境,都须自己应付。现在,反而长成有意志力的人。

  而四妹惜音恰恰相反,她遇到任何事情,总要闹总要嚷,过错诿于他人,所求也仰赖他人。

  惜音的教育失败,让陆浩云反思了很多,他希望有些遗憾事,不要留在小五的身上。

  所以,即便他为她做了什么,也不必让她知道,不能让她形成依赖心理。

  即便他也察觉到,五妹不大喜欢圣音,也没有贸然提出立刻让她换学校。

  五妹现在心性很好,但十五六岁的年纪,想要惯也是能惯坏的,他先要观望一下。

  陆三哥带珍卿吃过饭后,只过了四天,圣音女中就放了月假,月假只有三天时间。

  但幸好没布置啥作业,假少也比没假好啊。

  圣音女中放月假是这天上午,上完三节课就宣布放假了。

  外面来接学生的车和人,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