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有人自杀有人哭_穿到民国好好学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定有一天,她这个畏惧死亡,贪图安逸的人,也会在谁的感召之下,为这片古老的大地,洒下她的一腔热血。

  不过现在,真是限于想象而已。她现在居住的谢公馆,真是一个安逸的避风港。

  过了元旦以后,珍卿除了参加唐兆云的婚礼,以后就再也没有出门,开启画画的狂飙模式。

  不过每天还要上家教课,画画的时间,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陆三哥请了一位萧老先生,来给珍卿补习英语。

  为什么请一位老先生教她,据珍卿自己的猜测,大概是因为之前那位宋先生,跟林家小姐弄出首尾,有点把家长们吓着了。

  这位萧老先生五六十岁,据说还梳着清朝辫子的时候,就上了洋人办的教会学校,能说英法德意四国语言,说得还挺不错。

  这萧老先生人和气是和气,学问根基也很扎实,只是好为人师,一觉得珍卿是个好苗子,恨不得把所有知识,一下子都倒给她。

  他本来只来教她英语的,看珍卿德语也很有基础了,觉得荒废了挺可惜,就英语、德语一起教。

  展眼到了公历一月中旬,一阵冷飕飕的北风,吹入一直不太冷的海宁城,大家就穿上最厚的衣服。

  珍卿换上了轻便的丝绵袄,要出门的话,就再加一件呢子外套即可。

  这一天吃过早饭,陆/四姐不顾寒风凛凛,和钱家的明珠表姐,穿戴得漂漂亮亮地出去了。

  她们冒着严寒出门,这个事也是有来历的。

  这个时候,西北瘟疫肆虐,现在华中、华北、华南等地,都开始严禁西北疫区人员进入。

  钱姑父早在去年公历十月,就已只身前往北方的安远城,准备开办他的新贸易行。

  但钱家母女三人,却一直留在谢公馆等待。

  要等钱姑父把贸易行和住宅,都整饬好了,她们母女三个人,再带着大部行李到安远会合。

  然而现在的情形是,安远城所在的冀州省,也在西北疫区边上,那里瘟病的情形很严峻。

  钱姑父既想一家团圆,又怕去路之上变生不测,将来后悔不及。

  钱姑妈简直急得烧心,可她自己也怕得很,不敢说立刻去安远跟丈夫团聚。现在能做的,就是一个等字。

  等来等去等着急了,她就向谢董事长请托了一事。

  她说大女儿明月已经有人家,只等男方守完父孝就能出嫁。

  可是二女儿明珠,从前年她未婚夫死了,到如今还没找到人家儿。

  钱姑妈在海宁人生地不熟,有心也使不上力气。

  所以,她就想请谢董事长帮忙,看有合适的青年才俊,请她从中牵线搭桥一下。

  有适合女孩子的社交场合,请她把二女明珠也带上。叫她到场面上学点眉眼高低。

  这件事也不太难,谢董事长就拍板应下了。

  谢董事长自己太忙,就把这个任务,分派给吴大哥、吴大嫂,还有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