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25章 砸了就砸了呗_超级都市法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各位老师,刚才我砸碎的那只观音樽其实是高仿,不知道我这么说大家信么?”

  只可惜,没一个人搭理刘宇浩。

  摆明了,人家那是不信哩!不过有那个彪悍之极的藤轶站在刘宇浩身边,没人敢开口议论是非罢了。

  褚老微微皱眉,迟疑了片刻,才道:“宇浩说的不假,明代景德镇瓷业无论官窑、民窑都极兴旺。”

  乔老和褚老认识的早,也就没有什么忌讳,赞同的点点头,道:“当时朝廷在景德镇设御厂,专烧供宫廷使用的瓷器。在生产御用瓷的过程中,的确造就了一批制作仿古瓷的名家,可这也不能证明刚才砸碎的那只观音樽就是赝品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有乔老开头,马上就有人站出来附和,纷纷要刘宇浩拿出个说法。

  不过,在座的这些专家们心里很清楚,在历史上,还真有那么几位非常有名的专门制仿制古瓷的专家存在。

  清蓝浦《景德镇陶录》记载,明嘉靖、隆庆间,以仿宣德、成化瓷器而成名的崔国懋,号称崔公窑,为当时民窑之冠。

  又有周丹泉“尤精仿古瓷,每一名品出,四方竞重购之”。万历时昊十九,仿制白釉脱胎瓷,所制“卵幕杯”、“流霞盏”最为著名。

  永乐、宣德、成化三朝、是明代瓷业的黄金时期。

  一般说来,永乐、宣德瓷器以“鲜红为宝”,“青花为贵”;而成化瓷器则一斗彩名世。然而当时在仿古瓷方面也毫不逊色。

  从现存的藏品看,这一时期景德镇窑仿烧的汝、哥、龙泉等宋代名窑瓷器,精美程度不亚于宋代真品。

  到了明后期的嘉靖、万历时期,风格又有变化,瓷器胎体厚重,追求奇靡,五彩斑斓,花纹繁褥。但由于国势渐衰,整体工艺水平下降,古时人特别推崇明初瓷器。

  如王世贞《觚不觚录》中说:“十五年来忽重宣德,以至永乐、成化价亦增十倍”。沈德符《敝帚轩剩语》说:“宣德品最贵,近日又重成窑,出宣窑之上”。

  《神宗实录》更有“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杯一双,值钱十万”。这样,明中后期出现争仿写前朝年款,以仿宣德、成化款最为常见。此外,这一时期仿宋代官、哥、龙泉窑瓷器也很流行。

  刘宇浩淡淡一笑,说道:“乔老,不知道您对唐英这个人有没有了解?”

  怎么会突然提到唐英去了?

  所有人都为之一愣,满脸困惑的看向刘宇浩。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发展臻于极盛。这三朝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皇帝本人都非常喜好瓷器。

  据《清宫档案》记载,雍正、乾隆两位皇帝还历次亲自诏令景德镇督陶官唐英仿造历代名瓷。因而这一时期的仿造水平很高,所仿宋代五大名窑以及明代永乐、宣德、成化等朝瓷器,在釉色、胎质、造型、纹饰方面多已达到理想境界。

  作为一名故宫博物院的顶级专家,如果不知道唐英是谁,那可就要贻笑大方了。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