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二章:妾身拟将身相许(下)_回到秦朝当皇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并任命。

  而郡署三班六曹自己提出名单后,报请行在审核,扶苏做出决定后,以行在名义下发任命。

  但到了行在这一层,却是任何人都不敢擅专做出什么决定了,那一字一句都是再三斟酌,不敢妄动的。

  如果要和地方上的三班六曹对应的话,三班是军职暂且不计。六曹,那便是吏曹,兵曹,礼曹,刑曹,工曹,仓曹六曹。六曹具有司曹吏领导,其下有书办,文吏协办。实际上按照扶苏的印象,后来的六部基本上就是从六曹的扩大版本。

  扶苏也想弄个六部出来,但按照大秦而今这情况,却未必能行。三省六部是隋唐时候的事情,放在此刻未必合适。照搬明朝六部,极可能弄出一堆岔子来。用两千年后的政体来运行而今的大秦,极可能因为太过激进而出现消化不良的事情。

  毕竟,从魏晋时期出现六曹一直到唐朝隋唐六部成形,中间经过的时间可绝对不少。

  如此一来,扶苏试图让九卿官署彻底成形来化解眼下困局。

  大秦官制,三公九卿。以丞相为首,御史大夫、太尉居次的三公。其后九卿,即:卫尉,郎中令,太仆,廷尉,典客,奉常,宗正,少府,治粟内史。九卿各司其职,在丞相府领导下各司其职,将大秦三千万子民治理起来。

  可以说,这套体制是颇为完善的。在当时看来,也是得体。可扶苏手中的行朝是残缺的,三公九卿实际上因为丞相府随胡亥去了,大半都是难以运转。刚才说了,三公是核心。九卿是丞相府的下属机构。

  若是扶苏将九卿官署固化,加强权力,实际上就是加强丞相府的权力。这么一搞,还要扶苏的监国府做什么?若是弄六部,就要面临废中书的情况,也就是说废丞相。大秦这会还没弄内阁的条件,扶苏也不想让六部直接面对扶苏。那样扶苏要面对的是海量的政务。

  而且没有丞相的朝廷,实际上是残缺的朝廷。朱元璋裁中书,废丞相,就是为了设立这么一个残缺的政体,设立一个依靠皇帝才能运转的政体。但最后,却造成了内阁首辅实同丞相,却无丞相之名。

  “好强大的相权啊!”扶苏不得不感叹,怪不得说古代封建社会,实际上纵观是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之争。而在中枢,则是君权和相权之争。相权如此强大,实际上运行一个庞大国家。哪个君主能不忌惮?

  “纵观历代,还是三省六部合适一些。三省六部,,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书、审核诏书和执行政令。至于六部……”扶苏想到这里,不由有些挠头。

  按照明代那般做,当然是不成的。可按照魏晋这般,就真的可行?

  九卿职司:卫尉【掌皇宫诸门屯兵,禁卫军统领如赢忠】、郎中令【掌殿中议论、宾赞、受奏事、宫廷宿卫之事。如周校、赵高】、太仆【赵高曾任职,掌皇家车马】、廷尉【最高司法官,掌司法讼狱,如许谨】、典客【掌诸侯与少数民族部族首领朝觐事务】、奉常【掌宗庙祭祀礼仪,有银印青绶、秩中二千石】、宗正【掌皇族亲属及登记宗室谱牒】、少府【少府,掌皇帝私产,照料皇帝日常生活起居,相当于后世市府办,市委办】、治粟内史【治粟内史,掌诸谷物、金玉之贮,相当于国库司库】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