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用怕,因为我来了_致四千年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教皇就是传统派,通读所罗门和查尔斯的全部著作,以及利奥三世的《训书》和《第二训》,一直在寻找那位再临于人间的圣者。

  而赫克托主教就是他的学生,也是在他的任期内晋职为的主教。后来教皇换届,如今的教皇由撒丁人罗德里戈·波吉亚担任——他的伯父则是上上代的教皇。

  他原本并非是改革派,而是工商业派。他所持的政见是在招募国外的学者,在教国内开设工厂,向国外出口轻工业产品,作为第二条路。

  这一派的意见通常被传统派和改革派同时打压。

  他们心里清楚,教国之所以能在数个强国之间,永远保持完全中立,就是因为他们的财富集中于中上层、国力贫弱、没有什么地利和资源、国际层面的交际甚广,同时又有不可替代性,才能维持住这种岌岌可危的均衡。

  这也是他们积极寻求“再临的圣者”的原因。

  ——若是莱昂纳多能将神圣罗马帝国再度统一,那么教国就无需提心吊胆的过日子了。若是重新统一,他们甚至可以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弱小到只要任意一个国家决意侵略,他们甚至都撑不了一周——正是因此,他们才接纳任何国家入驻本国。某种意义上,与其说所罗门教国是一个国家,不如说这是多个国家的共有领土。

  而等到他们的商品出口,那么其他国家对教国的捐金也可能会随之减少。所维持的一种虚伪的外交情谊,也拥有了随时可能破裂的风险。而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他们根本没有那个科技,能够生产高端产品。可若是走低端路线,这就等于是让教国本就稀少的人口放弃耕种,为他国打工。

  而若是教国也开始发展工业、研究科技试图强国,便会立刻受到周边国家的打压甚至敌视。而随着人才向着科研领域流失,需要学习很久很久才能成型、甚至要出国工作好一段时间的教士,其岗位的吸引力也会骤然降低。

  这样一来,教国的不可替代性也就流失了。

  没有大量专业而廉价的师资队伍对这个行业的垄断,其他国家很快就会发展起自己的师资力量。到了那个时候,教国就失去了任何求生能力。

  而工商业派则有另外的意见。

  在他们看来,教国本身所处的位置本身就是极为危险的。他们所能存在,完全依赖于周围国家的“可以打,但没必要”。

  可若是这种善意和忽略消失,他们就会立刻亡国。因此哪怕是受到打压,也必须试着强国,至少要有能够反抗侵略的底气,让别人打起来觉得棘手——如此才能获得真正的和平。

  也就是说,他们所持的意见是,没有足够的武力、和平无异于虚假的谎言;而他们所面临的诘难则是,教国已然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任何倾向性都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