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 锦帆贼_三国之兵出蜀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绵竹城,醉仙酒楼中,刘泽一个人坐在二楼靠窗处饮酒,而刘仲则恭敬的站在他的身后。他喜欢品着酒望着绵竹街上的人熙熙攘攘,小贩的叫卖声与酒客的高谈阔论不绝于耳。

  史书上对刘焉、刘璋的评价不高,像《三国志》中陈寿就评价道:“昔魏豹闻许负之言则纳薄姬于室,刘歆见图谶之文则名字改易,终于不免其身,而庆钟二主。此则神明不可虚要,天命不可妄冀,必然之验也。而刘焉闻董扶之辞则心存益土,听相者之言则求婚吴氏,遽造舆服,图窃神器,其惑甚矣。璋才非人雄,而据土乱世,负乘致寇,自然之理,其见夺取,非不幸也。”

  但是不可否认刘焉父子对益州的稳定和发展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刘焉任州牧之前,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益州的吏治混乱,乱贼黄巾横行。但是刘焉来了之后,安抚收容逃跑反叛的人,极力实行宽容恩惠的政策,这才形成了诸葛亮《隆中对》中所说的“沃野千里”、“民殷国富”的繁荣局面,成为东汉乱世中的一片乐土。

  只可惜刘璋暗弱,将父辈辛苦打下来的基业白白葬送,最终全部被刘备继承,为三国鼎立献出了自己的基业。

  其实刘焉应该算得上是最早意识到汉朝这座大厦要倾倒的人,在中平五年目睹汉灵帝朝纲混乱、王室衰微后就开始提出“废史立牧”为自己做准备,只可惜时运不济,白发人送黑发人以及天灾的双重打击下他遗憾的去世,这只能说是气运不足。

  刘泽摇摇头将脑中的感慨甩开,端起桌上的酒浅饮一口,欣赏起绵竹城中热闹的景象。

  街道上突然出现一群人,他们成群结队衣着锦服,携弓带箭,头插鸟羽,身佩铃铛,走起路来叮叮当当乱响。周围有认识的人都很热情的打招呼,马上的少年也不少像周围人抱拳示意。

  为首之人身材高大魁梧,皮肤偏白皙,在一身锦衣的衬托下愈发显得英气逼人。他脸上的神情高傲,腰间挂着双戟,但对于那些热情打招呼的他也丝毫不傲气,脸上也是和煦的微笑。

  “刘仲,这群人是干什么的?看着像任侠又像是哪家的纨绔子弟出城打猎。”刘泽看着突然出现在街上的这群人好奇的问道。

  他来汉末的时间也不短了,但是见到的人大多都是低调知礼的,不过是真是假,但起码表面上都是这样标榜的,想这样高调浮夸的还真是第一次见。

  刘仲虽然是刘焉的亲兵,但是也长期在绵竹城中混。他只是冷淡的看了一眼,语气颇有不屑的道:“启禀公子,这群人都是郡中的轻薄少年,经常身着锦衣聚在一起,大家都称呼他们为锦帆贼。”

  锦帆贼?听到这个称呼刘泽的眼神一亮,他不由得想起了一员猛将,锦衣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