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七章 国夫人和朝堂诸公的连夜觐见!【求鲜花评价票】_大秦:父皇,何故要谋反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傍晚。

  骊山大营,中军大帐之中。

  嬴子烈正在用着晚膳,东方不败陪侍一旁。

  下座则有始皇和诸葛亮。

  当酒过三巡。

  诸葛亮拱手道:“少帝,武安君让人传话说九卿宗正和奉常都已经着手开始举办受禅台,微臣以为,始皇于沙丘行宫让位于少帝,只是因为当时情况紧急所以才仅仅走了个加冠流程。”

  “现在少帝在大秦王都即将真正登基称帝,一览九洲山河!”

  “但始皇尚在,少帝当以三辞三让昭示天下,再尊始皇为太上皇。”

  “唯有少帝一辞再辞,直至三辞,方可展现出大秦王族的父慈子孝,社稷维稳,方可安天下之人心浮动。”

  ……

  禅让有内禅和外禅,内禅都是王族之中的同姓禅让,比如父传子,或者兄传弟。

  历史上距今有记载的便是赵武灵王禅让给幼子了。

  尽管赵武灵王的结局确实有些不尽人意。

  眼下。

  大秦三公和国夫人离秋虽然已经着手开始准备受禅台,但其实目的是以此为筹码,换得少帝出兵平乱。

  大秦三公和国夫人,并没有真的臣服。

  哪怕这个臣服只是表面上的臣服。

  如今在他们心中,始皇的帝王之位,仍旧不可动摇。

  那么如此一来,三辞三让就显得无比重要。

  唯有让大秦三公和国夫人亲眼看到,始皇帝连续三次禅让于嬴子烈。

  嬴子烈再三辞三让,直至登临帝王宝座。

  这般方可定庙堂百官和赢氏宗亲,并且安江山社稷与九洲万民。

  此,便是礼!

  “三辞三让。”

  嬴子烈点了点头,身为穿越者他自然是知道这个制度的。

  三辞三让就是兴起于三国时期。

  另外,宋朝时期,老臣递辞表的时候,君王也要下诏三次挽留。

  以彰显君臣之谊,外加感念老臣为君、为民之功绩。

  如果有老臣递出辞表,君王一次就同意了,不下诏挽留……

  那辞行的老臣往往会被朝野上下非议,臣子也会有羞辱之感,往往会心思郁结的一命呜呼。

  这就是遵循礼制的重要性!

  “父皇,你意如何?”

  嬴子烈饶有兴致的看向了始皇帝。

  始皇默默的道:“朕说了,只帮你压制国夫人,百官和宗亲你要自己解决。少帝……你总得让朕看看你收服旧臣的手段吧?不然你就只能动用屠戮老臣的下下策,传至后世,岂不坏了朕的一世英明!”

  嬴子烈若是一个屠戮功臣的昏君,后世始皇也会被诟病眼光不好,禅让误国。

  再加上,始皇确实很看重跟自己一起打下江山的一帮子老臣,他在统一天下之后,连一个功臣都未曾杀过。

  由此可见始皇之御臣手段。

  不像后世君王只能狡兔死,走狗烹。

  所以。

  始皇帝表示他要再看看嬴子烈的手腕,能否压得住庙堂上诸多派系!

  方能决定是否遵循三辞三让的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