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四章 一定要存天理、藏人欲!(求收藏,求月票)_活埋大清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回总兵衙门去......老夫今天高兴,要和姑爷你来个不醉不归!”

  朱和盛“变心”的时候,他的干姑姑大波玲和厂公庞永忠、师爷郭有德他们,已经到了海门港外的于家围楼之中了。

  于家围楼比庞家围楼可小多了,是个一层的圆形围楼。大波玲、庞永忠、郭有德他们仨抵达的时候,那个四五十岁年纪,看着高高瘦瘦,跟个竹签差不多的于二爷已经把定王象弄好了——广东在被李成栋攻破前曾经是大批明朝官员和宗室王爷们最后的避难之地。当时的广州城内总共有二十几家王府!

  在广州沦陷后,这二十几家王府全都破灭,有大量的凤子龙孙流落民间,自然也造成了大量的皇家器物流失,而象牙腰牌又是最烂大街的东西,真的假的,不知流出多少?

  于二爷好这口,自然收了不少,拿出一块磨平上面的字迹,重新刻上“定王”二字也就行了。

  可是定王金印和崇祯皇帝的圣旨就有点难弄了。

  其中用来写圣旨的绢本已经做好了,青黄两色绢本,还做了旧,看着挺像,但是于二爷仿不了崇祯的笔迹。而且他也没见过明朝皇帝的颁布内旨时用的印章是什么样的?

  至于亲王金印......于二爷没见过那玩意儿(黄金的,融化了就可以变现),而且他也不是金匠,不会铸造那玩意儿。

  “这腰牌做得还行,”在于家围楼中的一间书房内,庞太监拿过腰牌验看了一番,然后对于二爷道,“圣旨就由难(我)来写吧......反正威庙老爷很少写手诏,他的大部分内旨都是司礼监的秉笔写的。”

  说着话,他就拿过一张信纸,又取了一支毛笔,开始打草稿。但还没等他写完草稿,就听见书房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就是“嘭”的一声,书房大门竟然被人推开了。

  庞太监回头一看,只见自己的样子小公公庞思明和于老爷子家的赘婿斯文白正一脸错愕的立在门外。

  “出了什么事啊?”庞太监有点吃惊地问。

  于二爷也觉得有点奇怪,“姑爷,是不是在海门港买鱼虾的时候听到什么消息了?”

  原来今儿斯文白和小公公庞思明一块儿去海门港找几个大鱼霸商谈包买臭鱼烂虾的长单了——集硝池对于人畜屎尿或鱼虾的需求量极大,如果一直购买好鱼好虾就亏了,所以得用包买尾货的办法降低成本。

  而这两人却在海门港的商埠内听到了一个让人震惊的传闻!

  “二叔,出大事儿了!平南王尚可喜出兵大南山,打破天王寨,还从天王寨内搜到了,搜到了大明定王殿下的玉牒、金印、腰牌和......和威庙老爷传下的一名印章!”

  “什么?”大波玲猛地跳了起来,“你说什么?这消息是哪儿传出来的?”

  庞思明接过问题,大声回答道:“苏夫人,这消息是由普宁县城过来的私盐贩子带来的!好几波人都这么说......居说普宁县城里都已经传遍了!”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