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0章 理论学习_史上最强飞行员秦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研发这款战斗机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什么问题,争议有哪些,最后是怎么克服的,歼十D这款战斗机的优势是什么,不足是什么,他适用于什么样的战场,等等等等,她一一讲解。

  她的讲解虽然不像一些大咖一样口吐莲花妙语连珠惹得大家笑声一片,她讲的毕竟是专业的内容,不可能像说相声,不过,她讲的还是非常好的,听了他的讲解,无论陈飞还是谁,都对我军的战斗机发展历史有了一个很透彻的了解,但最重要的是,对空战的理解又更上了一层楼,因为透彻了解每一种型号的战斗机的优劣,其实也就是对空战深入理解的一个过程。

  “歼十D最大的突破,一是换装了全新的矢量发动机,有了这一款航空发动机,歼十D就可轻松实现超机动。

  好吧,我们首先来聊聊超机动,我认为,我们所说的超机动,其实可以分为大概念和小概念,或者说是广义的概念和狭义的概念。

  超机动可以分成超常规机动和超音速机动两大类。

  我们并不是说传统的三代机在超音速下就不能做机动飞行,但三代机只能短时间超音速飞行,一旦做较剧烈的机动,飞行速度就会迅速降为亚音速;另一方面,即使是在超音速下做机动飞行,过载也不超过2g。

  由于三代机不存在超音速机动,所以就造成一个错觉,超机动等同于超常规机动。

  有人会列举多年前的论文,说两者是一回事。

  对于三代机来说是可以这样理解的,但如今已进入四代机时代,如果还将两者等同,那就是大小概念不分,混淆了广义和狭义的超机动。”

  商丘洋洋洒洒地讲了起来。

  “因此,歼十D换装了新航发以后,就可以在完成一个超常规机动之后,紧接着进入另一个过失速机动。

  比如之前的航展上,歼-10B在进入落叶飘之前,是先做了个几乎无半径的直体后空翻的。

  当飞机翻转到接近正常的水平状态时,如果继续往前飞而不是做落叶飘,就相当于是做大法-论机动。

  歼-10B将机头高高仰起,既可以做眼镜蛇机动、也可以做榔头机动,两者的区别是,在机头仰角达到最大时,让机头回到向前状态,则完成眼镜蛇机动;如果机身侧空翻180度,将机头瞬间改为朝下并向下俯冲,则完成榔头机动。

  相比之下,榔头机动更有实战意义。

  苏-27是无法完成榔头机动的,它只能等眼镜蛇动作完成,机头恢复到向前飞行,再控制飞机滚转之后才能向下转弯,这样机头可控的指向改变速度就慢得多,失去实战意义。

  所以,歼十D更换了具备矢量推力的新航发后,对于战机的空战性能有很大的提升。”

  商丘的讲解不仅仅只是停留于大而空的理论,而是联系现实,结合战例,所以陈飞听了,一下就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他虽然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但在理论上毕竟还是不如商丘来得深厚和广博,此刻听了,真的是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