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节 回鹘_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南迁,自乌德鞬山转移至阴山,现在阴山脚下的回鹘人近数万帐,朔方军等诸边军皆震恐,一日三惊,希望朝廷早做应对。

  回鹘本是突厥所奴役的草原部落之一,而突厥是横跨草原西域的大国,后来太祖、太宗两代努力,突厥才在中原的攻击下分裂为东西两部。

  当时回鹘是西突厥的属国,本是无名之辈,趁突厥分裂为大虞削弱之机趁机崛起,吞并其他铁勒余部,击败突厥,一举崛起成为统领漠北的草原大部。其可汗牙帐在乌德鞬山之下,乌德鞬山便是当年霍去病等马踏匈奴勒石记功的燕然山。

  回鹘号称有“控弦之士十万,卫帐之勇三万。”数目虽大,但都是各部部酋所领,一有大战由可汗之使者手持牙牌手令向各路酋长头人征发兵众,大小贵族率领其部民随可汗参战。

  回鹘可汗帐下别有两支精骑,一支号“净世明炎”,共有五千骑,一支号“摩利支天”有七千骑,这两支骑兵都是可汗亲领的具装甲骑,每逢大战人马皆披重甲,动若山崩地动,草原各部根本无法抵挡,所向披靡。

  当年突厥是虞朝的心腹大患,所以虞朝各帝为了拉拢回鹘这个反骨仔对付突厥,常拣选宗室女子封为公主与回鹘和亲。所以回鹘与虞朝国书往来,回鹘常用“汉家阿舅大官家”来称呼虞朝天子,而虞朝回书则曰“外甥”。

  自从关东乱后,虞朝国力日衰,所以也面对日渐强盛的回鹘也无法翻脸。而回鹘受制于突厥余部的威胁,也无力南下漠南争雄。所以两国的关系到因为贸易与婚姻十分亲密。

  此番回鹘可汗将牙帐迁徙千里,从燕然山下迁到了阴山,再往南便是虞朝丰州都防御使所在,可以说是走到了虞朝的边界上。不管之前两边关系如何,现在人家万骑扣边,丰州镇是噤若寒蝉,丰州镇往南,振武、朔方、夏绥各镇也是头大如斗。

  无论如何,朝廷总要拿个方略出来。

  现下论起朝廷手里的兵马,大概有三处,一处名曰藩镇,此处兵马最多,由各镇节度使防御使把控,然而听调不听宣,他们自己守土都未必会下死力,更不必说出兵援助其他藩镇了,等着趁火打劫才是这些家伙的本色行当。

  另一处便是府兵,虞朝继承了前朝的府兵制度,在全国各县设立折冲府,由折冲府提供兵员,朝廷相应的将土地下发给承担军役的军府。兵农一体,平时是在家的农民,有事则是能鞍前马后效力的劲卒。各折冲府由十二卫统领,每年拣选人员入京充当十二卫的兵员。

  然而设想虽好,但是从根本上就难以为继。首先是土地,土地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资源。只要是地主,就一定想方设法的兼并土地。如此之下,分拨给府兵的土地,注定越来越少,当没有土地可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