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八节 朝议(1)_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那边的线刚被被选为左拾遗。

  太后的目光透过南珠制成的珠帘,看着阶前那个穿着青色袍服的年轻官员,心心念念是想立刻宣布朝会开始,趁着韩岗不在突然发难。

  一想到老狐狸那张阴晴难测的脸,太后不由得将目光转向文元恒,希望左散骑常侍能给她提供一些建议。

  文元恒的回应却是一个垂下的脑袋,太后眯了下眼睛,又望向武臣之中的周国公,这时文敏行似有若无的摇了摇头。

  “等一等老令公。”朝堂之上,太后的声音减去了许多甜腻的风情,多了很多清爽干脆的味道,这也是她苦练过得结果。

  太后话音未落,吱呀一声,明堂宫正中的殿门就被人推开了。

  一个中年扶着一个高大的老人从门外走了进来。

  中年虽然形貌洒脱,但是他身边的那个老人却有一种别样的威势,似乎是蜷曲了爪牙栖息的蛟龙,偶尔一睁眼睛就能让人后脖子发炸。

  这便是宰执帝国三十多年养成的气势。

  老人身着紫色官服,头戴一顶乌纱展脚幞头,腰间玉带上别着一个紫金鱼袋,在中年官员的搀扶下一步三晃得坐到了座椅上。

  “老啦,不中用了,这腰啊一使劲就麻酥酥的,列位大人可要仔细养护身体,莫要学老夫不知道爱惜。”

  韩岗是个极高大的的人,花白的胡须一直垂到胸口,山根挺拔,浓眉英目,虽然现在已经老迈但是依稀可以感觉到他年轻时的神采,也就不奇怪为何当年圣后钟情于他。虽然年迈,他的声音依旧雄浑有力,几句自嘲的话语在殿中散开,文武百官像有了主心骨一样安静下来。

  “好啦,太后陛下,那咱们就开始吧。”老头在位置上往后挪了挪,寻了一个更舒服的姿势。

  “都依令公。”珠帘之后,太后按捺下失望回了一句。

  “好,那我就先说说,也不瞒诸位大人,也瞒不住诸位大人。鱼公公现在已经北上,去给咱们谈谈回鹘人的底,咱们朝廷的方略是静观其变,然而大军不能孤军在外,户部?”

  户部尚书闻言出列。

  “河东物产匮乏,户口不多,军粮与犒赏的绢帛要筹备的妥当,尽快发往北都,由鱼公公支用,从常在库里抽出四百万贯封入司平库,若是河东那边有什么需要要提前发过去。”

  “下官省得。”

  “丰州、胜州、灵州都产好米,今年两税只征粮米,什么盐啊布啊的,都停了。清点数目之后就发往前线,这个事问问鱼公公怎么处理,看看粮米怎么输送合适。”

  “是,韩相。”

  “兵部?”

  “下官在。”

  “要和胡骑交战,长铍、马槊、劲弩这些军械是不可少的,你们往河东转运了多少,回头给我交个实数。”

  “是,韩相。”

  韩岗沉吟一下,捻着胸口的胡须:“我记得太原府还有明光甲五百副?”

  “这个,下官不知……”

  “你去查一查底,拨付三百副甲与河东行营。另外告诉太原府尹,让他多延揽一些医士,筹备一些药品,真有什么意外再去筹备那可就完了。”

  “是。”

  “太仆寺卿,拨发群牧马一千匹发往河东听用。”

  “遵命。”

  “工部呢?”

  “卑职在。”

  “郑国渠和白渠到了该修的时候了,让水部郎中和员外郎弄个方案出来,这是国计民生的大事,虽然现下估计是没有财力物力征发徭役,可该有的计划还是要弄一份的。”

  “卑职省得。”

  韩岗坐在椅子上闭着眼睛,将各方面的主官依次叫出来吩咐,等到他把河东战事相关的后续部署一一布置妥当,又问了问郑国渠和白渠的检修计划。他才心满意足地睁开眼睛,看了一眼他左手边的珠帘,然后眼神望向陆贽。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