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二节 根本_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以今日韩相的江湖地位,他的后人就算都是些傻子,朝廷也该安排个舒服清贵的位置让傻子待着,这才是厚待功臣之道。

  只是皇帝对韩家未免太过优渥了。陆贽并非是嫉妒,他自己的儿子已经过了明经科考试,正准备参加进士科,而李吉甫家的李德裕现在已经是如假包换的京兆尹。

  但比起韩瑞来还是差得太远,不仅仅是皇帝的心腹爱将。皇帝已经发文过来说准备在河东设立行尚书台,至于行台的负责人皇帝则属意韩瑞。

  这位置放在太祖开国之时那是李靖李卫公才能坐的位置,同时也算是货真价实的相位啊。

  父亲尚未去职,儿子就晋升为宰相,父子两人同时为相,这样的荣宠和权势,古往今来又有几人?

  “谢过陈将军吉言,以后也要看老二他的造化。”

  “几位相爷先忙,奴婢就告退了,娘娘那边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

  “陈公公请便。”

  韩岗代表政事堂送客。

  送走了陈朝恩,李吉甫和韩岗都没有动筷的意思,陆贽捧起白米饭用调羹往里面放了些鱼羹。

  送来的菜色还算可以,一盏炖得喷香的鱼肉羹,所有的刺都已经被拨出去了。一道烧得及软的焖羊肉,一小碟蘑菇炒黄瓜,还有一叠炒青菜。

  在这冬日吃到这青脆的蔬菜可不容易,这都是用骊山那边的温泉水浇灌的时蔬。

  不过韩岗和李吉甫这样的享惯了富贵的豪奢之家对宫里的吃食也看不上眼,毕竟没有家里吃得舒服。

  所以也就陆贽这县令之子吃得很是畅怀。

  “敬舆啊,”韩岗唤着陆贽的字:“你看过韩谦之上的奏折了吗?”

  陆贽放下饭碗,饮了一口热茶,用方巾擦了擦嘴道。

  “看过了。”

  “他说的那个事,你怎么看?”

  之前曾经上书痛骂皇帝的国子监博士韩谦之已经被换到了新的岗位上,白玉京的西市令。

  白玉京的西市几乎是此时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里面的事情千头万绪,可把韩谦之折腾的不轻,不过这也正是韩岗当时把他操作到那里的本意。

  韩谦之是个人才,但是需要好好打磨锻炼一下。

  去西市感悟一点人生百态,学一学经世致用的学问,这才能以后成为一名良吏乃至良相。

  “我以为韩谦之持论甚正,的确是该拿个定论出来。”

  李吉甫皱着眉头,韩谦之的那篇奏章他也看过,虽然说得的确没错,但是办起来的难度还是有些大。

  韩谦之在担任西市令的时候发现这里的奴婢市场上有许多大虞人也沦为了奴婢。大虞的社会之中有这样一群人叫做奴婢。

  根据其所从属的主人不同可以分为官奴和私奴,其主要来源一个是战俘,一个是犯罪。

  当年大虞强盛之时,太祖太宗等皇帝吊打周边一切不服,抓来的俘虏就男的为奴,女的为婢,周围势力大量的人口被掳掠来充当虞人的奴婢,这就成了奴婢的主要来源。

  还有一部分人因为犯罪也会沦为奴隶。

  根据大虞的制度,奴婢是没有标准人权的,他们是主人的附属品被列入贱籍,而且也不能同编户齐民的普通国民婚姻。

  而普通的民众按照大虞的律法,无论发生何种情况,只要不是因为犯罪被罚为奴婢就不能够因为任何理由强迫其为奴。同样将自己的子女亲戚卖给别人为奴同样是严重的罪行。

  法律和实际永远都有差距,现在时局动荡,朝廷的日子尚属不易,更何况百姓的生活了,许多百姓负债无法偿还,不得已沦为奴婢。

  其中西域本来就有蓄奴的传统,许多胡商便用钱将这些破产者买来,或者放到帝都的西市上拍卖,或者干脆弄回西域去贩卖。

  中原精通农业的农民和手工精巧的工匠在西域一直都是抢手货色。

  这种情况沿袭已久,西市令本来就是小官,那些胡商哪个不是手眼通天之辈?于是就这么一天天的糊弄,看见了也装作看不见。

  然而这世上有一种人从来眼里揉不得沙子,有一种人从来不怕摸老虎的屁股,有一种人坚信道义远在一切利益和得失之上。

  韩谦之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开什么玩笑,李九日的老虎屁股韩大人都敢去摸一摸,区区几个胡人又算什么?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