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节 论武_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容使,神策军护军中尉,鄠侯,知内侍省事一大长串的头衔之后是一个年逾六十的残疾人。

  李旭从未练过武功,他对江湖事也了解不多,就算加上前世的理解他也说不清什么叫做武功。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根基?还是“快意恩仇,笑傲江湖”的保证?亦或者是“兴风作浪,独霸武林”的因由?

  李旭说不清楚,而鱼辅国也不准备和眼前的十三岁孩子讲得那么明白。

  “这便是武功。”鱼辅国双臂抬起,吉光楼中顿时亮了起来,三十六根儿臂粗细的牛油蜡烛被他以独有技法引燃,火光燃烧之下,在制烛时添加的各种宁神香料一发散出来,李旭深吸几口,心思也宁静下来。

  “天下武学,被判为三品九等,分别收录在这间楼内,当年太祖太宗父子两代以天纵奇才,威压天下各门各派,不管是少林不传之秘《易筋经》《洗髓经》,亦或者武当的《长生气》《纯阳无极功》均能在于此,陛下大可随意拣选修炼。”鱼辅国转身看着眼前的少年天子:“我问过诸位学士,陛下笃力求学,对于经史子集,百家学说均有所涉猎,如今已经到了要修行武功的时候,然而老奴冒昧问一句,陛下对儒释道三家以为如何?”

  李旭看了一眼鱼辅国,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儒家以仁义道德行于当世,上至庙堂的国家大事,下到平民小户的父子夫妻,行事纲常皆以儒家学说为基本。道家道法自然,穷究天人之变,然而天意高渺难测,鬼神幽微难明。释教西来我土也有五百余年,劝人向善,明因识果,也算是有益教化。”

  鱼辅国摇摇头,皇帝的答案并没有什么错,是堂皇正大的持中之论,然而他问的并不是这个。

  “老奴想问大家,儒释道三家的学说,陛下更喜欢哪一家?”

  “嗯?”李旭转过头看着这老太监,喜欢哪一家的学说关练武什么事。

  “武功起始于何时,是哪一位先贤所创,到今日实在是说不清了。至于什么大禹铸九鼎时感悟天地,佛陀树下悟道,老子西行传于函谷关小吏都是小说家言。然而中原赤县流传至今的顶尖武功儒释都难出道三家的藩篱。譬如老奴刚才所提的《长生气》,这门功夫虽然得自武当,却是三百年前一位道门贤达所创,其中涉及道门导引服气的道理。而《洗髓经》则要修行人深明苦集灭道的禅理方可入门。而练成白鹿洞所传《浩然义绝》的皆是大儒。”

  李旭发现他和鱼辅国对武功的认识有很明显的不同,譬如鱼辅国刚才提到的《长生气》,这门功夫在武当已经失传,被武当掌门鹿饮溪称为武当两大憾事之一,没想到居然宫中还有抄录。这功夫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延长寿命,练成这门功夫的人若非死于非命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