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9章 唐代美食_成为了道医之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口水留下来:“要不留下吧!”

  “咩!咩!咩!”三只小羊跑出厨房。

  太可怕了,这真的是太可怕了。

  李郸道继续安心切肉,花了一个多时辰才切完。

  切完李郸道去叫老爷子,老爷子看了眼,摸了摸:“薄厚不一,炸小酥肉,只怕生的生,熟的熟。”

  又道:“跟着我打下手吧,教你几道我们李家祖传的几道菜。”

  “咱们家还有祖传的菜肴?咱们家以前阔绰过?”

  老爷子没有理会李郸道,将李郸道切好的肉片,混合着淀粉,鸡蛋液。

  “控制油温在文火。”老爷子道:“这道酥肉,就在外稣里滑。”

  李郸道点头:“这个我熟啊,之前我编写唐僧肉的吃法就写了这个啊!”

  李郸道还自主调制了香料。

  “这些酥肉是用来祭祀祖宗的,色泽金黄,好似金条。”

  炸完酥肉,老爷子又教李郸道做面点,什么发财糕,婆罗门轻高面,七返糕,龙凤水晶糕。

  面粉糯米玩出花样,可怜了李郸道又是要揉面粉,又是要打米糕。

  蒸熟面点同时,老爷子又教起李郸道做下一道菜。

  “西江料”,用精选的猪肩肉剁碎加各种调料团成肉丸子,上锅蒸熟。

  老爷子用的就是李郸道切的肉和软骨,加上小茴香等东西,先蒸熟,再油炸,其实跟四喜丸子差不多。

  李郸道看去老爷子准备的食材还有“油炸青蛙”,名字叫雪婴儿,只因为剥皮后的青蛙,白白嫩嫩跟婴儿一样。

  还有什么鹌鹑,羊杂……

  老爷子做的是地道的唐代美食。

  跟李郸道的后世家常菜加上东拼西凑的各地代表菜差不多,一些是老爷子原本会的,一些是听战友们口述家乡美食,琢磨着自己做出来的。

  行军之时,谈起心事来,多是老家,说起老家,必然说起美食。

  于是口头做菜,一人做一道,只是都是穷苦人家,知道的好吃的菜就那么一俩道,李宝京听得多,就记了下来。

  原本约定是说战火过后,一起吃,却从没有过机会,只是老爷子一直记得这种事情。

  每年过年除了祭祀自己家的祖宗,还要在路口祭祀那些一起作战的,他手底下的那些兵。

  李郸道确实跟着老爷子学到了许多,如果需要写一篇唐代饮食的论文,也能是言之有物的。

  丫丫闻着香气进来,老爷子将刚刚蒸熟的糕点,拿了一块给丫丫:“小心点,别烫掉了牙齿。”

  丫丫也不知道老爷子竟然做饭也好好吃,而且做的还是这种糕点似的美食。

  而李郸道做点糖果还行,做白案其实还真只会下面条,包饺子,蒸馒头,复杂点的,比如苏州糕点,那是根本不会,当然也不是看看网络教程就能学得会的。

  老爷子也叫李郸道尝尝。李郸道尝过之后,只觉得味道挺淡,不算甜,不过中国糕点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甜。

  再仔细回味,除了米面之外,还有淡淡别的味道。

  看了看蒸锅垫着的原来是秸秆。

  难怪有种这样的自然清新的味道:“味道不错,小孩吃的话,再甜些就好了。”

  “太甜就夺了本来滋味,米饭是甜的,馒头也是甜的,多嚼几下,就有回甘了。”老爷子自己也尝了尝味道,点点头。

  “拿着装盘摆样吧,一些包起来分出去,剩下的拿来祭祀。”

  年祭比冬至祭祀更加隆重。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