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1章 问道许旌阳_成为了道医之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的思路,定然是对的,无论是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还是道家,大道也不远于人也,或者佛家,渡人先渡己,身化小船,渡人彼岸。”

  “只是你应该,摒弃那些虚的,浮于表相的东西,将其中的核心抓住。”

  “如此三教便可圆融,若是你非要将教义圆融在一起,那道教也不是道家,儒教也非儒家,佛教也非释家,更何况,他儒教也分裂好些个教派,我道教也分裂,他佛教也分裂……”

  “因此不应该抓全,而是应该抓点。”

  许天师不愧是拔宅飞升的大佬,虽然没有三教同修过,但是听完李郸道讲述,还是给出了关键性的意见。

  “他佛门能迅速在中土扎根,肯定是有一部分迎合了我们本土思想的,这里面肯定有共同性!”

  李郸道突然浮出了一个念头:难道是哲学的共性?

  还是说“明心见性?”

  佛家的“慈悲”。

  儒家的“仁”。

  道家的“贵生”

  这些东西在李郸道的脑海里面不断碰撞,似乎有什么东西就要呼之欲出。

  那是一种自宗教枷锁之中跳出来的东西。

  似乎是一种真理本质。

  但是玄之有玄,虚之又虚。

  似乎让人想明白了,又似乎是悖论一般。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李郸道再次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许天师一副孺子可教也的表情。

  但是李郸道很快又退出来了。

  因为核心不对。

  儒道思想没有什么不对,核心都是一个“道”字,虽然对大道的理解不同。

  但是佛家的核心思想不是这个。

  佛家的思想是“缘起性空”

  重在一个“空”字。

  这个空,可以和道家的“无”字对等。

  道家虽然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但无不是核心思想。”

  核心思想是“道”,那个“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的道。”

  而佛门核心思想是:世间也没有独存性的东西,更没有恒常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

  结合“十二因缘”理论,还可以衍生“因果”二字。

  这种理论,既不是唯心,也非唯物,而是心物相合,从而达到“和谐”的一种状态,通过万物有果必有其因,佛陀便可知道十方世界,过去未来一切之事。

  这跟道门的“推衍”是有些相似的。

  但是核心不一样就是不一样,道是源头,缘起性空是过程,二者本质不同。

  不过,虽然本质不同,却也给了李郸道一个想法。

  从过程逆推,也是源头。

  而从源头出发,可以有无数过程。

  前世小说家,总结的三千大道,八百旁门,条条可以证道,倒也不是无的放矢。

  因此虽然很快从天人合一的过程中出来了,但还是能得到一些启示。

  许天师问道:“如何?”

  李郸道笑道:“还是许师旁观者清啊。”

  李郸道打蛇上棍,直接叫许师。

  许天师也没有抗拒:“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李郸道便又问了一些五气朝元的细节工夫,和精气神三宝,如果修证金丹,便不可能三花聚顶,那么如何结出道果来?

  许天师将这些疑惑一一解答,说得十分详细,分明是将自己飞升的经验传授给李郸道。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