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9章 开始_明朝假太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特别标明非得是汉人不可,也就是说不管蒙古还是女真人,只要符合条件,就都可以加入到辽东军中。

  叶珣去年熊廷弼颁布的杀胡令并没有取消,但那只针对建州女真,女真只是个统称,叶赫部还是女真呢,不一样也同建州仇深似海吗?

  叶珣要的是人,只要能将这些人归纳到自己麾下,慢慢都会将他们汉化的。

  谁都知道辽东军的待遇是最好的,而且现在辽东是神一样的叶公公在主政,当兵之后,根本就没什么后顾之忧。

  所以征兵令一出,辽东各城的征兵点,在很短时间内就人满为患,这其中汉人自不必说了,报名的还有蒙古人,有从建州逃回来的叶赫部,甚至还有从关内卫所逃来的军户。

  换做其他地方,这些逃出来的军户那还敢露头,但在辽东不一样,因为叶珣不但不会追究他们的过往,甚至还会分给他们田地,让他们安心留在辽东,但有一点,如果再敢逃跑,那这一家子就只能跟着战俘一起去开矿了。

  正是有了这条优待政策,关内卫所那些被军官欺压的活不下去的军户们,已经纷纷逃向辽东。

  山海关被朝廷军队堵死了,不要紧,辽东军有专门负责接送这些军户的官员,只要联系上他们,就可以大摇大摆地通过山海关,而无需担心会被抓回去。

  刘渠算是想明白了,他是离叶珣最近的,朝廷可以忽悠,而叶珣却是绝对不能得罪地,这么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给自己留了条后路,把自己遭遇危险的可能,降到了最低。

  随着叶珣的一道道命令传出,尚在严寒中的辽东大地,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大练兵。

  这样大规模的动作当然瞒不住皇太极,看着这份奏报,皇太极不由涌起一股无力感,叶珣做的这些事,他也想做,但建州的实力摆在那呢,受先天条件所困,建州的软实力根本无法同明朝比。

  还有个办法,就是趁叶珣兵未练成,对辽东明军实施致命打击。

  可这个想法在脑中还没成型,就被皇太极自己否决了,老爹都没办成的事,换做自己就行了吗?

  而且经过正月十五那晚的骚乱后,皇太极已经明显感觉到一些旗主贝勒,已经不如从前对他那般敬畏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贸然与叶珣开战,成功的可能微乎其微不说,若是再败,建州怕是离分崩离析也不远了。

  所以建州想发展,就得另开蹊径,而这条蹊径当然就是朝鲜了,朝鲜不但有建州紧缺的人口资源,海洋贸易也可弥补陆地被叶珣封锁后,所带来的物资短缺。

  皇太极想的很深远,他相信各旗主贝勒们对朝鲜用兵这件事,也都会非常感兴趣的。

  程瑜即将到访的事,早就被报到了皇太极这里。

  作为叶珣最亲近之人,皇太极也早注意到这个人了,但能调查出来的东西不多,只觉得这个人之前应该是个隐士之类的人物。

  让皇太极想不明白的是,在这种敏感时期,叶珣为什么会把自己最得力的属下派到他这里来。

  谈判、议和,还是下战书?

  皇太极把什么可能都想到了,唯独没想过叶珣要跟他联合修路。

  这时代人的思维已经固定在一个模式里,皇太极固然天纵奇才,但以火炮为主的未来战争,却已经跳出了他的理解范畴,想要他接受这种战争模式,只能等他亲自尝试过火炮的滋味再说了...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