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延安自然科学院_回到民国当小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中产会拿来当消遣读物,果脯军政大员不看,他们忙着升官发财搞派系。果脯的军校里也很少有人看,这些人都琢磨着怎么混毕业,出去之后找个靠山,然后升官发财……只有在延安,我还能找到那么一大群读者,真正的、忠实的读者。”

  走出阅览室,唐华笑道:“这真是奇妙的一天,在这里仿佛回家一样。”

  ……

  “唐先生,前面就是鲁艺的‘地盘’了,这几幢楼都是。”

  鲁迅艺术学院?

  这就是冼星海曾彻夜谱曲的地方吗?

  这就是《黄河大合唱》的诞生地吗?

  这就是一人创作了两个国家的军歌的音乐怪才——郑律成曾生活过的地方吗?

  唐华静静看着眼前的建筑群,直到有两个人朝考察的小队走过来。

  “主任好,这位就是唐华唐先生吗?”

  “你好,唐先生。我是马可。”

  “我是刘炽。”

  “呀,‘延安五人团’,今天见到其中两位,真是太荣幸了。”反应过来的唐华也赶紧和他们握手。

  和后世的男团一样,延安也有一个音乐的“五人团”——马可、关鹤童、张鲁、刘炽和安波。当然,这几人的卖点不是颜值而是才华,五人都是偏创作的音乐家,都擅长运用民族乐器以民乐特色的曲调进行再创作。马可的代表作是《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还是《白毛女》的主要创作者之一。刘炽代表作《上甘岭》的插曲《我的祖国》、电影《英雄儿女》主题歌《英雄赞歌》、《让我们荡起双桨》……

  “我其实也是音乐的爱好者,非常高兴能来这里,如果不介意,我也想在这里交流和学习一番。”唐华说。

  这个年代,娱乐圈信息传得没那么快,马可和刘炽还不知道上海都发生了什么,于是也很高兴地请唐华一行人进了音乐教室。

  “唐先生曾在美国留学四年?那一定比较熟悉美国音乐了?”马可说。

  唐华点点头。

  “我们鲁艺最近改编和发掘了很多民乐作品,不过我也对欧洲和美国的音乐很很大的兴趣,毕竟音乐是无国界的情感和生活的艺术表达。”

  “你们的工作很有价值,民族音乐的发掘,改编,但最后你们做的工作应该是创新。”唐华说,“西方音乐也在创新,尤其是美国。用新的形式、新的理念,新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这个不断变革的时代。阿飞,把你的袋子递过来。”

  唐华哈哈笑了:“吉他为什么就要长一副圆滚滚的样子?鲁迅先生也说过,‘国人大抵更喜欢折中一点。所以,这便有些许欲求两全其美、鱼掌兼得的意味。不少人便夹在这圆滑与棱角之间。而人就应该有态度,棱角分明。……圆滑也好,棱角分明分明也好。只是我,更喜后者。多了锐意,有攻击力和破坏性’。”

  “好嘛,原来这是棱角分明吉他。”马可说,“我能试试吗?”

  “可以。”唐华将吉他递过去,“这叫电吉他,确实棱角分明。稍等,我先插上电。一会儿,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做‘锐意,有攻击力和破坏性’。”

  阿飞是唐华带来的乐队成员,听到唐华的话,就将电吉他递了过来。

  “这个是?”刘炽冒出问号。“有六根弦……这是吉他吗?可它的外形怎么张牙舞爪的。”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