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1章长白村的实力_五零后记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因为饥饿大量减员的公社。

  饥荒过后,杨国安聘请技术人员,自己也阅读大量书籍,鼓励社员发现养殖业和人参栽培,那在当时,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绝对是思想上的重大变革。

  没有钱买猪崽、鸡崽的生产大队,杨国安会亲自前去考察情况,如果情况属实,他也会酌情处理。

  在1955-1956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风波时涨时落,不允许农民留自留地、不允许农民搞副业、取缔农村自由集市等等行政策在某些地方确实发生过,但这在红旗公社,却是闻所未闻。

  杨国安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咱共产党还不能让老百姓吃一口饱饭啦?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整个公社,提起杨国安这个社长,那就没有不竖起大拇指的,说他是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上的好官。

  杨家兄弟也因此,在红旗公社真正的占住了脚。

  当然,也因为这个,杨国安在某些干部眼中,那就是茅厕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但人家有资本我行我素,毕竟按资历、按当初复原时划算的行政等级,他这个公社社长,工资待遇比市高官都要高。

  再者,杨家兄弟上头也不是没人,至少当初一起同生共死的战友如今可都身处高位。

  不过是一个小社长,他愿意折腾就折腾呗,反正照这折腾法,人家看来也没想着升官发财。

  这就导致杨国安要是哪天“不折腾”了,这才叫人发愁呢!

  毕竟以他的威望和能力,往上升一升简直太容易了。

  他若是想往上升,那自然要有人挪位置,下面的人且不说,上面的谁有愿意!

  不得不说,这人,活到杨国安这份上,也算人生赢家中的典范了。

  至少,云舒听后就引为知己。

  有多大的能力就捧多大的碗!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我的地盘我做主!

  这每一条理念简直都与她心意相合。

  如若只是一个杨国平,云舒也没有百分百的信心,她已经准备了备案,不过如今多了一个杨国安,云舒认为或许她的计划可以铺展的更开一点。

  而像杨国安等这些不为人知的外部人员,不过是长白村实力的冰山一角。

  这点,云舒是在八部高层送她的补品中看出了几分端倪。

  云舒昨天从长白村回来,除了带回来一箱子黄条外,还有十几支百年老参,一大包各式各样包括干灵芝、雪蛤膏、黄芪、天麻、茯苓霜、雪莲、燕窝、冬虫夏草、霍山石斛等等名贵药材和补品。

  许多名贵药材长白山就有产出,但雪莲、燕窝可真让云舒惊讶了。

  众所周知,这些玩意都有保质期,一般都是一、二年,想来八部高层在不着调,也不可能用过了期的送她。

  在如今这个年代,能吃的起这些玩意的大有人在,长白村的这些土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