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4章 问罪_三国:汉中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难怪这些年五溪蛮叛乱,看来有蜀人作祟。至尊若讨西蜀,详愿为先锋进攻巴地,还以颜色。”

  阶上,孙权来回踱步,头上的冕旒摇摇晃晃,问道:“伟则(胡综字),子瑜(诸葛瑾)你二人以为如何?”

  诸葛瑾沉吟半响,出列说道:“启禀至尊,臣以为可先遣使询问一番,看其中是否有偏差,且不可轻其战端,以伤吴汉之盟。”

  沉默许久的胡综,说道:“江州都督邓芝非普通将校,乃镇守蜀汉东陲守将。无端闯入武陵郡内,恐非简单清缴贼匪之语,可遮掩而过。其中端倪颇深,至尊不可不查。”

  “今蜀汉丞相诸葛亮伐两州之地,兵强马壮,士气正盛。亦有犯我大吴,重夺荆州之可能。而且蜀汉高官多为荆州人士,关系错综复杂。步骠骑猜测之语,恐非不假。”

  “义封(朱然字)之见如何?”孙权又问道。

  涉及与大汉开战的之事,不得不让孙权谨慎,一一询问朝中亲信高官。

  朱然手持笏板,微微蹙眉,说道:“启禀至尊,臣以为蜀汉若要犯我,应先建船只,复建水师。可是臣数年以来,并未听闻蜀汉新建船只之举。臣以为至尊可遣使入汉,探查蜀汉内部之情,其是否有夺荆州之心,届时可知也!”

  孙权停下脚步,看着朱然问道:“义封之意是?”

  朱然看着阶上的孙权,正色说道:“臣以为陛下率军至荆州,邀汉帝于吴汉边境狩猎,以贺蜀汉夺二州之地。汉帝前来,蜀汉则无犯我之心;若汉帝推脱,我大吴则需增派军士,守备西陵。”

  孙权微微颔首,朱然此建议不错,直接兴师问罪太过极端,遣使询问犯境之举,难查蜀人意图。自己率军至荆州,邀请刘禅赴宴,则是相对合理的计策,同时也可展示大吴兵势。

  孙权心中定计,正襟危坐榻上,问道:“目前五溪蛮平定情况如何?”

  “启禀至尊,据吕刺史、步骠骑所疏,五溪蛮叛乱部民皆已平定。此役斩首三万余人,降服五溪蛮各部十余万之众,有三万余名五溪蛮部民被邓芝遣入汉境。此役之后,五溪蛮将不能为乱,荆南数郡将得一方安宁。”

  胡综从怀中掏出奏疏,侃侃说道:“步骠骑言,汉涪陵郡与武陵郡相隔武陵大山。山间崎岖难行,若无提前有备,邓芝迁民何其难也,恐蜀汉为此谋划久矣!”

  孙权沉吟少许,吩咐说道:“传令,让骠骑将军严守西陵、武陵,广布斥候,防备蜀汉异动。”

  顿了顿,孙权继续说道:“解烦左右部及调五千水军,随朕前往荆州。命陆逊、步骘侍驾。朕要看看大汉意欲何为!”

  “诺!”

  “不知何卿愿出使蜀汉,邀汉帝赴会,并探蜀汉内情?”孙权问道。

  “臣愿前往!”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胖乎乎的诸葛恪挺身而出,说道:“启禀至尊,臣与蜀汉丞相乃至亲血脉,侍中诸葛乔是臣胞弟。臣愿赴汉,探此次五溪蛮内情,邀汉主赴会。”

  众人一听好家伙,诸葛恪是准备借用亲属关系,套大汉内部高层情况。

  闻言,孙权不由嘴角上扬,看向诸葛瑾,问道:“不知子瑜意下如何?”

  诸葛瑾偷偷地瞪了眼诸葛恪,拱手说道:“此乃为我大吴国事,臣无意见。”

  “善,既然如此。朕便以元逊为使,出使蜀汉。不知元逊可有他求?”

  诸葛恪挺着大肚子,拱手说道:“启禀至尊,臣若功成而归。望至尊可让恪领兵平定丹阳山越,只需三年,臣必能为我大吴得甲士四万,丹阳山越不为祸也。”

  此言一出,众人又一阵议论纷纷。要知道丹阳地势险阻,地形四通八达,当地百姓自制兵器,崇尚习武,常出山为盗,遇朝廷征讨时,便躲回山中不见踪影,自汉朝以来就无法管辖。

  诸葛瑾脸色顿然一黑,这臭小子要上天了。天天喊着打丹阳山越,要知道丹阳山越民风果敢刚劲,非普通山越可比。

  不过孙权却是哈哈大笑,对着诸葛恪更喜爱得紧,说道:“可,待你功成归来。朕封你为抚越将军,领丹阳太守,出兵讨山越。”

  “诺!多谢陛下。”诸葛恪喜笑颜开,应道。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