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9章 尾声_三国:汉中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敢,自始对黄权的心服口服,不敢在对黄权产生任何怀疑。毕竟黄权除了北伐陇右之时,作为佯兵,便再无出色战功,很难令人信服。

  黄权按着汉剑,指着河对岸的陈仓,说道:“仲博(赵广),后日率军渡河,与吴将军共同围困陈仓,以劝降陈仓守军。”

  “诺!”赵广应道。

  黄权登上土坡,看着河岸上大量被俘虏的魏军士卒,说道:“龚袭(董厥字),尽快统计我军折损及所得粮草、俘获,于后日上报。”

  “诺!”董厥应道。

  董厥,字龚袭,南阳郡平氏县人,与魏延、邓艾、邓芝、吕乂等高官同郡。

  大汉中央置内府之时,以董厥为内府令史,迁相府主簿。被诸葛亮称赞为‘良士’,有言‘董令史,良士也。吾每与之言,思慎宜适。’

  后北伐关中之时,董厥升迁为左军师,随黄权驻军陇右,协助黄权处理军中事务。不得不承认,诸葛亮此举有监督黄权之举。

  柳隐沉思少许,说道:“敢问车骑将军,我军接下来,安排如何?”

  说话间,柳隐忽然感觉到脸上有点点冰凉,不由用手擦了擦脸,指尖水滴冰凉。柳隐看着天空,不由说道:“要下雨了?”

  “不!”黄权看着天空,缓缓说道:“要下雪了!”

  “下雪?”

  “正是,若某所料无错。此乃关中初雪,再过半月,时入十一月,大雪将至。”黄权背着手,望着天际,脸色虽无变化,但紧蹙的眉头,还是表达了黄权并不平静的内心。

  军中将校脸色稍微平静,数年来居住在陇右,早已适应了西北的冬季。若是在冬季作战,来自陇西的士卒,比关东的士卒还能更胜一筹。

  只是对诸葛亮麾下的大军来说恐非易事。诸葛亮所统率的益州大军,少有在西北过冬的经验,更不用说在冬季作战。接下来的西北严寒将是益州大军眼前最为紧迫的敌人,而非即将退守的司马懿。

  接下来就要如司马懿所言,汉军要在关中过冬了。

  黄权收敛心神,沉声说道:“关中即有大雪,明日诸军立即行动,不可耽搁时间。龚袭,明日你与元俭率兵五千留守此处,看守被俘获的魏军将士。”

  说着,黄权看向柳隐,说道:“休然,你于明日率军万人渡过千水,攻取雍城。某所料不差,赵俨、夏侯霸逃往司马懿大军,雍城此刻空虚,应当速取。”

  “士载何在?”黄权正准备安排邓艾事宜,瞧了一圈,却不见邓艾人影。

  “艾在此。”邓艾从坡下爬上来,气喘吁吁地喊道。

  黄权看着劳累的邓艾,笑道:“士载这是往哪里去了?”

  此战中,黄权只安排给邓艾绝堤的事情,并无领军作战的安排。

  邓艾拱了拱手,喘着粗气说道:“启禀将军,千水东岸魏军营寨,已被某攻取了。虽无俘获敌众,但其中粮草十二万石,可为我大军近两月余之用。”

  邓艾在绝堤后,自己率军翻越山岭,按照此前向导所言,从千水上游平缓处渡河,虚张声势,南下攻取空虚的千水东岸魏军原先屯扎的营寨。由于此营寨长期屯扎,其中屯粮颇多。

  黄权对邓艾这种敏锐的战场嗅觉,很是满意,抚须说道:“士载此举甚好。食敌一石,当吾二十石。降卒所需粮草,可从此出。”

  此次俘获的魏军士卒,虽未统计,但黄权感觉到应有二—三万之众,具体数字还要董厥进一步核查。至于食敌一石,当吾二十石之言,不过是黄权赞扬之言,拥有渭水运输的黄权所部,途中兵粮损耗颇少。

  顿了顿,黄权补充说道:“明日士载领兵五千,可北取渝麋、汧县(陇县)二县。今魏军大军溃散,渝麋、汧县守将必然恐慌,士载言明战况,好生安抚即可。”

  “待诸城平定,我等举兵向东,同大军会合,征讨长安。”

  “诺!”众人脸色肃然,应道。

  (今天有事,暂且二更,明天找机会继续三更)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