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5章 继承_三国:汉中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就一将无能害死三军啊!

  这样罢了,居然还消失了,不知死活。

  如果曹叡真去世了,现在已经不是如何守关中的问题,而是怎么安排谁继曹叡大统的问题。

  毕竟皇帝都死了,还打毛仗啊!

  辛毗咳嗽几声,说道:“毗寻陛下久矣,未知陛下下落。万一天子不幸,诸位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辛毗此言基本就是在问,如果曹叡战死或者被蜀人俘虏,接下来谁可继承大统的问题。

  这个问题又是一个大问题,那就是曹叡到现在没后代呀!

  曹叡老婆很多,但是就生了曹冏、曹穆、曹殷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基本是刚出生没几个月就病死了,根本没有存活下来的人。也就是说要从其他旁支那寻找人继位。

  卫臻沉吟半响,说道:“陛下若有万一,东海王(曹霖)或可继之。”

  东海王曹霖,乃曹丕之子,曹叡之弟。历史上魏帝曹髦之父。曹丕儿子多,但也大部分夭折,活下来的就曹叡与曹霖二人。也就是说卫臻认为如果曹叡万一死了,可行‘兄死弟及’的继承制度,让曹霖继位。

  《公羊传》有言:“不与当,父死子继,兄死弟及之辞也。”

  “不知大将军以为如何?”卫臻反问道。

  司马懿垂首思量,说道:“懿以为东海王虽深受陛下宠爱,但其性格性情粗暴,对家中婢女媵妾等多加以残害,其及陛下,恐于国不利。”

  蒋济捋着胡须,说道:“或可让中山王(曹衮)继之。其才华过人,尚节俭,其让妻妾纺织为用。加其礼遇士人,或可称贤,其能或可不下于伪帝刘禅。”

  中山王曹衮,曹操之子,曹丕异母弟,少时好学,其才华不如其兄曹植,但亦有可称道。

  辛毗摇了摇头,否决说道:“古来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岂能让长者继之,此不合礼法也。”

  刘放见众人讨论继承人,担忧新帝继承之后,自己难有今日的恩宠,说道:“大将军既为先帝托孤大臣,今当国家垂危之际,大将军当言人选,以安国本。”

  “正是,大将军应当出言。”杜袭应和道。

  司马懿来回踱步思索,说道:“陛下今无子,不如收养同宗同辈子嗣,以继之。如东海王之子,或任城王之子即可。”

  辛毗又否决说道:“大将军所言不可,今国家危难之际,选幼主继之,非明智之举。”

  “既然如此某不知也!”

  司马懿见辛毗否决,闭上了嘴,也不说话。

  “若按诸位一一否定,将无人继之也。论礼法及年岁,唯有东海王尔。”卫臻冷不丁的说道。

  卫臻此人不交朋党,无论谁继大位皆可。出言也只不过是为了大局考虑,与众人多样的心思不同。

  如今的曹爽还未发迹,性格仍是谨慎。见众人讨论继承帝位之人,不顾自己发小曹叡生死,不禁悲从中来,大声哭泣。

  众人闻声望去,见曹爽在那哭,不禁微微蹙眉。辛毗呵斥道:“身为国家大臣,未思报国,在这行懦夫之为,此为何理?”

  曹爽又袖口擦拭泪水,说道:“今陛下生死不知,而诸公在此商议后继之人。爽念陛下待我之恩德,悲伤不已。”

  此言一出,辛毗闭上了嘴,不敢说话了。

  司马懿见状,轻咳以声,说道:“陛下生死不知,我等又难共定后继之人,而且蜀人将至。诸位不如先退守卫长安,我于渭北应和诸公。”

  说着,司马懿见众人面露难色,便知他们不愿坚守长安,继续不动声色地说道:“长安若不可守,懿于泾水后接应诸公,共撤洛阳,请诸公放心。”

  “多谢大将军!”众人应道。

  (最近都二更,等下周二考完科目一,能三更继续三更!)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