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0章 水文_三国:汉中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蜀人虽据襄樊,可南下攻我江陵,但我有江陵之险,其险虽不如襄阳,但有朱然,故我军凭此二城,足以退蜀军也。”

  历史上,东吴在西侧有建平、西陵两道防御措施,今建平(秭归今永安)仍在大汉手上,故只有夷陵一道防御措施。而江陵的话,位于南阳盆地南下荆南,荆南北取南阳的要冲之上。因此东吴只要守住这两座城池就能保住荆州。

  在西陵方面,陆逊打过夷陵之战,陆抗打过西陵之战,两次战胜利了,保住了荆州。在江陵方面,曹丕伐吴,朱然坚守江陵城半年,亦是保住了荆州。

  那么西晋灭吴,也基本是从这两条路出发,王浚出益州,攻西陵,顺江直下而灭吴。杜预攻略江陵,占据荆州,配合诸军自取建业。

  从之前的战事来看,吴军的战果,给了陆逊保住荆州的底气。

  孙权微微颔首,说道:“卿之兵略,朕知也。回国之后,若蜀人攻吴,卿保荆州,朕为后援,若有战事,遣信东出。朕遣大将西援,助卿破蜀。”

  “臣必不负陛下重望也!”陆逊沉声说道。

  ……

  就在孙权、陆逊君臣窃窃私语,讨论未来之事的时候,距离他们的前方,魏延正统领将士做着部署。

  魏延手持腰刀,身披轻甲,指着汉水河道舆图说道:“今诸葛恪知晓我军布置木塞、浮桥,以断其归路,其必有谋划。我军当有后手,方能破吴水师。”

  说着,魏延朝向身侧的儿子魏良,问道:“寻到多少艘小舟?”

  魏良露出尴尬之色,说道:“启禀父亲,汉水常经战乱,百姓无所依,良只搜刮到十二艘渔船。”

  魏延瞪了眼魏良,对于自己这个儿子,他可是恨铁不成钢,早年太过宠溺,生怕亏欠了他。如今成长从军,其缺点都暴露出来,作战不行,后勤也不行。若是放在上丞相和王平二人手下任职的话,没几下就砍了,以正军纪。

  不过十二艘渔船也勉强够用,魏延理了理头绪,说道:“汉水河道狭长,襄阳一带,水道近宽两千余步(3000米)左右,可比大江。不过襄阳至江夏一带,河道狭长,丰水时可有二百余步左右,枯水时仅有百余步之长。”

  从气候上来说,汉江属亚热带季风区,全年来看水量丰沛。但由于汉水起源于陇西一带,受上游影响颇大,又因为地处南阳盆地,因此年内径流量分配不均匀。4-10月径流量占全年的75%左右,剩余的几个月就进入了枯水期。

  加之汉水本身存在泄洪问题,汉水一带每逢夏季经常会发生洪水。关羽能够北上逆击曹仁,水淹于禁,正是深入了解了汉水的深层次变化,寻找到了规律。

  “今至隆冬,河水不丰,其舰队狭长,我军当个内藏火物,趁东吴大船至时,从芦苇荡之中杀出,烧毁大船,阻挡后方舰船南归,夺其舰船,为我大汉之用。”

  说完,魏延拔出长剑,在地上画了几笔,说道:“先让吴人大军突破木塞,骄其心智。后至蓝阳聚一带,此地水草丰茂,芦苇遍布,将船只藏于此地,届时待大支舰队过来,伏击后部,或能夺其船也。”

  魏延本想利用木塞、浮桥阻挡吴军南下,但随着诸葛恪的到达。魏延还能猜测出吴军有应对之策,不如把他们冲破木塞,在适合埋伏的芦苇荡伏击一场。乘着汉水正z值枯水期,放过前军大部,附近后军的舰船。

  届时大火点燃,已经渡过的舰队想要掉头救援,因河道狭长,水位枯竭的问题,将会非常困难。大汉也因此有可趁之际,小胜一场,掠其物资,夺取船只。

  毕竟魏延所部缺乏大量舰船,想要大破吴军无异于痴人说梦。

  “诺!”

  (还有一章,可能会晚些)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