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章 出征之前_三国:汉中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书》,许靖认为张裔才能比肩曹魏钟繇。现任内府参军,目前负责南征粮草一事。

  张裔出列拱手答道:“目前已在僰道江边设郁邬戍兵站,南征钱粮已经先行运送至郁邬戍。”

  诸葛亮颔首,对于张裔办事诸葛亮还是十分信任,但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还是需要先过问,防止出错。

  诸葛亮思虑及李恢中路军之事,不知令谁前往合适,环视众人,见到董允身影,心中念及李恢深受董允其父董和知遇之恩,让董允去最合适不过。

  李恢,字德昂,南中益州郡士人,李氏为南中八大姓之一(注②)。李恢出仕益州郡为督邮。当时李恢的姑父爨(cuàn)习是益州郡建伶县的县令,违反法令,有司按制连坐李恢,欲将其免官。上报至益州郡,太守董和知道实际上爨习与李恢不和,当地爨、李两大家族也是矛盾重重,而爨氏势力在当地占上风。

  董和从维护大汉在当地的统治着眼,同时又深感李恢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弃之可惜,左右权衡后,决定将李恢调离本地,李恢又遇刘备之后一路高升。

  诸葛亮心中定计,淡淡问道:“休昭可在?”

  董允听闻,从众人堆中出列,拱手答道:“请丞相吩咐。”

  “你愿前往平夷县将诏令传与李恢否?”诸葛亮问道。

  “允愿前往!”董允并没迟疑,而是直接答道。

  诸葛亮对董允态度,十分满意,沉声说道:“你传令于李恢,命其领兵五千出平夷,攻益州。但此路凶险之极,你需叮嘱李恢一切小心,若敌众我寡时,务必坚守,不可轻易冒进,待我平定高定部后,与其汇合。”

  “士载听令,此次休昭前往平夷县路途凶险,你率赤甲卫护送其前往。返回时,于郁邬戍听召即可,与我会合。”

  董允、邓艾出列应声答道:“诺!”

  诸葛亮淡淡说道:“兵事先如此安排,若有变故再行修改。诸位可还有其他异议?”

  王连迟疑半晌后,出列问道:“丞相南征,不知内府及国中政务交于谁处置?”

  诸葛亮心中犹豫不决,略作沉思,淡淡说道:“在我南征之后,参军张君嗣可代行内府政务之事,东曹掾蒋公琰可辅佐之。一切内府事宜处理后,皆需上报于陛下;内府潘司直监察之事处置后,也都上报于陛下。”

  潘浚、蒋琬、张裔齐声答道:“诺!”

  随着半年登基以来,诸葛亮慢慢看出当今天子虽然将大汉内外之事皆交于自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天子对权利不感冒,而是因为其威望、经验不足才如此安排。

  若待天子羽翼渐丰,必然会将朝野权利收回,不过或许是在自己百年之后,自己如今行周公之事,乃是出于深受皇恩,不可为日后大汉埋下祸端。

  ——

  ①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旧时郡国皆有材官骑士以赴急难,今夷反,常兵不足以讨之,故权选取精勇,闻命奔走,故谓之奔命。”

  ②“焦”、“雍”、“娄”、“爨”、“孟”、“量”、“毛”、“李”。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