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4.旅途记事八十:陈小米的第二场决赛_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奏鸣曲的最后一个音,德伯斯特在心里画上了一个问号。

  他想再试一试,她能更好,也应该更好。

  教室内,李安心里也在为陈璇叫好,在他听来陈璇这遍杜蒂耶完全不输艾琳娜,两人风格迥异,但都紧扣结构演奏,最后升华电梯恰到好处。

  虽然陈璇在音色上没有艾琳娜多变,但胜在两处华彩比对方更有画面感,加上后出场的优势,李安认为陈璇完全接住了艾琳娜留下的舞台。

  精彩精彩,小米老师。

  这样一来下一首作品就没有任何压力了。

  李安本以为孩子们会在这时鼓掌,但并没有。

  大屏幕里,陈璇放下长笛片刻,接着再次架笛。

  勒克莱尔e小调长笛奏鸣曲,完全不同于杜蒂耶的旋律再次填满教室。

  华丽的旋律一经响起,孩子们便忍不住激动。

  已经听了好多遍e小调,可孩子就像是听不够一样。

  对于这一点李安可以理解,论旋律的动听程度,巴洛克音乐双拳之下无一敌手。

  如果库普兰家族代表着法国巴洛音乐时代的开启,那么勒克莱尔便一人徒手为整个法国巴洛克音乐谱写了落幕的尾声。

  就如这首e小调奏鸣曲,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后巴洛时代的客观。

  而最动人的地方就是这种客观中的纯粹美丽,不需要任何人的回应。

  大屏幕里陈璇用一组又一组轻巧玲珑的小音符为孩子们编制出了一幅不同于他们平日里所见的巴洛克音乐画面。

  细腻入微的长笛短奏像钢琴里的连奏,但是更加生动。

  悠扬如歌的长句像是钢琴里的大连线,但是又更加具有歌唱的感觉。

  小调处如泣如诉的唉声让孩子们我见犹怜,欢快的大调部分又让他们找到了他们以为只有意大利协奏曲中才有的欢愉感。

  孩子们形容不出音乐底色的精神去向是非浪漫却又充满浪漫色调的理性主义

  孩子们形容不出那种纷繁庞杂中的音乐纹理是如何敏锐,是如何意味深长又色彩斑斓。

  他们只能心中高呼神奇的长笛音乐!神奇的巴洛克音乐!

  不知觉间,孩子们似是对巴洛克音乐又有了新的认识,仿佛钢琴舞蹈之外的巴洛克音乐更加生动鲜活。

  王小虎快被动人的旋律淹没,眼角隐约泛起泪花,太好听了!

  他发誓未来他的乐团里一定要有陈老师这样的长笛演奏者才可以!

  被加入大量装饰性的音符,节奏强烈、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情感起伏汹涌而节制,这就是巴洛克风格,在那个时代也被称为的“华丽风格。”

  巴洛克的华丽不像苏菲玛索那种纯正法国式的惊鸿一瞥般给人带来的窒息美感,它的美是群像的、是客观的,是流动的,就像午后街头的一角,镜头随意记录下茫茫人流,它承载着时光正在流逝的理性之美。

  如何诠释巴洛克音乐,陈璇早在一年前就和李安发生过若干次争执。

  陈璇认为演奏巴洛克音乐用华美的音色做出强弱表情是自作多情。

  李安则认为巴洛克音乐的魅力所在正是因为那些音符既是溪流,也是火花。

  或许李安骨子里的浪漫促使对方能演奏出动人心魄的莫扎特,但此刻陈璇依旧坚持自己对于巴洛克音乐的看法。

  人生之旅途,非天地之秘,无需轻言细语。

  如果不能做自己想做的,那就退一步做自己能做的,这就很好了。

  平静的e小调奏鸣曲在平静中开始,在平静中结束,吹完最后一颗尾音,陈璇收起长笛鞠躬,起身她环视一圈舞台,像是要把这个视角下的赛场画面印在心里。

  然后转身下台。

  第一轮比赛的时候,她在吹完三部作品之后也做出了这样的举动,只不过是在镜头之外的后台入口。

  文学网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