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四章 古徐国_古藏秘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口说道,“难道当年在长白山发现的那座古墓和徐国有关?”

  “没错,”慕风点点头,“古墓中出土的不少金属器皿,通过其铭文可以确定那就是一座徐国古墓。古文专家认为古墓里发现的大鼎上的文字,实际上是一种徐国自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一种秘文记事的方式。徐国历史及其悠久,若从大禹把徐国地域封赏给若木开始算起,到它神秘消失,这个国家存在了一千六百年,这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是绝对罕见的!所以它的文化传承是极其有序的,但是唯独没有这种密文的相关记载,所以没人看得懂其中的含义。”

  “可是,”楚天逸皱了皱眉,“从长白山,到你说的这个徐国的位置,之间超过了一千公里。就算是要迁移,他们是怎么安然到达的呢?”

  慕风没有直接回答楚天逸的话,而是开口问道:“天逸,你知道《竹书纪年》吗?”

  “当然知道,”楚天逸点头,“这是西晋出土的一部史书,后来经过多个朝代的编辑整理,流传至今。据说它的内容极其的晦涩难懂,而且记录的内容和《史记》简直是背道而驰,《竹书纪年》的出现可以说是震撼了史学界,其争议一直延续到今天。”

  “《竹书纪年》里有这样一句话,‘楚借晋道,得徐地,则两夷汇之。’”慕风直接开口说道。

  但楚天逸完全听不懂,“这话什么意思?”

  慕风笑了笑,“不只是你,所有史学家读到这句话的时候,都不解其意。直到当年长白山徐国古墓的发现,那些历史学者终于明白了这句话,指的其实就是徐国!你看啊,”慕风饶有兴致的一边用手指都蘸着酒,一边在桌子上画着,“当年徐国所在的位置是这样的,它在楚国和吴国之间,而楚国北侧又和晋国接壤。按照《竹书纪年》所说‘楚借晋道’,你想想楚为什么要向晋借道?”

  “也许是为了战争?”楚天逸猜测道。

  “这不太可能,”慕风摇头,“如果是为了战争,由于楚国和秦国、吴国、越国是直接接壤,就算是和齐国,也是离的很近,几乎也可以算作是接壤,那么它借道晋国,只能是为了晋国东北方的燕国。跳过晋国和齐国两大劲敌去打燕国,除非楚王疯了。所以,”慕风敲了敲桌子,“你看第二句:‘得徐地’,为什么得徐地呢?所以你就明白了第一句为什么说‘楚借晋道’,它的这条道是为了徐国借的,而楚国得到的好处就是得到了徐国的大部分土地。徐地给了楚国,那么徐国去哪呢?”

  楚天逸觉得自己些跟不上慕风的思路,但还是稀里糊涂的推测了一下:“这晋国左有秦国,右有齐国,所以我猜这徐国是借道北上了,所以说他们是来到了长白山。可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就在第三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