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6章 尘埃落定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问道:“郎君,这可如何是好?”

  石家奴看着前方一两百步外,五六十个宋军骑兵回转身来,列阵挡住了前方的去路,只觉得万念俱灰。宋军的态度很明显,就是契丹人走可以,但不许抢掠沿途的蕃部。这个时候,自己的手下怎么能够与宋军作战?他们兵精粮足,自己的人却都是残兵败将,石家奴不会自己去寻死。

  深入敌境抢掠,没有抵抗的时候爽得很,但一旦被敌人拖住,便是这种局面,成了必死之局。宋军根本就不需要与契丹人交战,只要彻底断绝他们的粮草补给,就已经足矣。

  偏头寨里,杜中宵坐在寨厅,听着手下报告契丹人的行踪,听完点了点头,道:“派熟悉本地地理的精干兵士,沿河看着契丹人,只要他们不上岸,就不要管他们。其余兵士,加紧修茸寨堡。契丹人吃了这样一次亏,难保年后不会报复,我们早做准备。”

  将士一起应诺,告辞出去,各自安排。

  杜中宵静静坐案几后面,盘算着此次战事。契丹人落到这步田地,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前几年实在太顺,一到冬天,四处劫掠,无人可挡。周围的小蕃部被抢得惨了,不少便归附到他们那里去,又增强了他们的实力。自契丹人进入这里之后,蕃部要想平安,要么去依托党项人,要么归附契丹人,这里原来的主人宋朝反被忽略了。宋军不过黄河,除了贸易的时候,蕃部也忘记了宋军的存在。

  今年宋军突然前出,初时大家还不当一回事。直到契丹攻唐龙镇失败,这一带的蕃部突然发现,曾经的主人回来了,纷纷主动向宋军寨堡靠拢。这个时候,契丹人抢也抢不到了,偏偏又深入宋境一两百里之远,醒悟过来的时候,已经回也回不去了。

  要打,契丹人离开唐龙镇的时候便可围而歼之,但宋军偏偏不打。这是杜中宵、王凯和张岊在火山军时商量定的,不到万不得已,不主动向契丹人开战,慢慢磨死他们。不主动进攻,到了后面善后的时候就对契丹人有话可说,挑起战端的是契丹人,宋军则处处克制,尽力维持盟约。还有一个作用,杜中宵认为更加重要,就是让这一带的蕃部看一看,契丹人不过如此。

  要想占住周围的数百里之地,没有人是不行的,不能只靠军队。这是宋朝的劣势,没有足够的游牧人口,像契丹和党项一样,把这里的人口迁走,迁本族人过来,只能尽力拉拢依靠本地蕃户。蕃人畏威而不怀德,那就让他们看一看,最强的契丹人前来进攻,是个什么后果。

  宁边州的契丹人已经彻底完了,接下来主要考虑的,该是怎么跟契丹谈判。不管大宋还是契丹,这个时候都不可能彻底撕破脸,最后还是要坐下来谈。

  站起身来,杜中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