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1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几年磨合,终于算是真正的夫妻了。

  看了陈勤的表情,杜中宵知道陈勤和卢赛赛折腾数年,终于稳定下来,对他道:“趁着年轻,你们也生几个儿女,踏踏实实过日子。”

  卢赛赛年少时在画舫长大,不知有什么办法,可以不生孩子,想来是她们这些人的秘法。留在家里的罗景都已经有了儿子,卢赛赛想来也能生。

  陈勤对此也摸不着头脑,只是含糊答应。陈勤主管牧场,除了俸禄,还有许多外快,两人日子过得相当富足。按说卢赛赛只要定下心来,该好好过日子了。

  见陈勤不说话,杜中宵摇了摇头,不好再说会么。过了一会,突然想起,又对陈勤道:“对了,此次晶晶随着我回京,知会你一声。没了晶晶,你家娘子断了念想,好好做生活吧。”

  陈勤默默点了点头。卢赛赛一直是那个性子,从骨子里就没有做良家妇人有心思,一直有依靠晶晶养老的意思。哪怕现在晶晶是杜家的人,她这想法还在,不想自己生儿育女。

  在杜中宵想来,陈勤碰到这样一个妇人,着实有些脑人。不过陈勤自己乐在其中,也就不好说什么了。现在做了官,以后多多提携他,想来卢赛赛也会慢慢改变。

  当年在永城跟着自己的几个人,陶十七到相州去做了铸枪炮的监当官,陈勤管牧场,都已经有了官身。罗景在自己家里,现在是家中的主管,生活还要好过这两个人。现在杜中宵的身边,只有一个十三郎跟着。杜中宵也想过,让十三郎从军,搏个出身。可自己在军中并无人脉,现在又没有仗打,他到了军中未必有出息,还是先跟在自己身边。

  离开了牧场,杜中宵骑着马,带着随从,慢慢向不远处新建的火山县城走去。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带都开成了农田,土地平整,道路整齐,沟渠纵横,再没有了杜中宵初来时一片荒凉的景象。大路上,不时走过一辆大车,赶车人坐在车辕上,悠闲地赶路。

  从一片荒原到阡陌纵横,这种变化让人有一种成就感,杜中宵颇多感慨。此时宋朝人口不多,除了江南、福建少数几个地方,到处都是荒地。只要组织得当,不应该出现缺粮的事情。对于地方官来说,杜中宵其实是个好榜样,照着他做的照方抓药,好多地方都能发展起来。

  财政年年紧张,三司对民间绞尽脑汁搜刮,有许多原因。第一就是军队太多了,这么大的国家,一百多万正规军,相当于几十户养一兵。而且军队大多位于北方,北方百姓的负担太重。再一个物流水平太低,物资远距离调运的成本太高,运往边地的粮草,绝大部分浪费在了运费上。

  与契丹和党项相比,宋朝人口和经济强得太多,若能转化为军事实力,按说一个打两个,也应该把他们压着打。可在火山军待了一年多,杜中宵知道远不是那么回事。不说更加偏远的陕西,就以河东路来说,本地只能支撑十万军队。从外面运粮,两京一带运来,到地方能剩下十分之一就不错。更远的地方就全浪费在路上了。十万军队,对契丹和党项就没有任何优势了。

  看着路上偶尔行过的大车,杜中宵强烈地感觉到,这种不起眼的交通工具,其实对现在的宋朝非常重要。如果有发达的道路,大车可以一直到京城畅通无阻,河东路军队增加几倍不成问题。

  即将离去,杜中宵回想起自己在火山军一年多的施政,其实花费心思最多的唐龙镇并不是最有意义的,营田务也不是。反而这为了配合唐龙镇的商业,初步发展起来的大车物流系统,给河东路西部的数十州带来最大的影响,这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