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3章 鬼谷口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路,数万大军在伊州,也不缺吃喝穿用。”

  陈友朋点了点头,半懂不懂。远在伊州这里,如果不是亲眼见了赵滋所带兵的枪炮,他连这都想象不出来,更何况是铁路火车呢。不用马匹骆驼,能运货物已是了不起,运的还多,那是什么神物?

  赵滋站起身来,看着城里的一切,对陈远朋道:“伊州城位于大漠边缘,天山脚下,实在是天造地设的地方。城主,伊州与高昌交界的地方是鬼谷口避风驿,那里现在是在高昌治下吗?”

  陈远朋道:“那里本有驿站,只是与高昌的商路断了之后,驿站早已撤销。伊州到高昌,必须要走鬼谷口,在驿站避风,等风停了才可行进。”

  赵滋道:“如此说来,那里现在就是没有人了?”

  陈远朋道:“应该是没人。年初的时候,军队巡边曾到过那里,没有发现有人影。”

  赵滋叹了口气:“想来不通商路,高昌也懒得在那里派人。鬼谷口风区,周围有多大范围?”

  陈远朋道:“方圆百里吧。那里时常刮大风,风一起,飞沙走石,不可抵挡。没有躲风的地方,就是死路一条。伊州和高昌之间,鬼谷口最难。”

  鬼谷口是伊州和高昌的分界地,正在天山脚下,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刮大风。那里的驿站,因此称为避风驿,是来往商队躲风的地方。伊州与高昌的商路一段,两地不来往,驿站也荒废了。

  “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又无水草,这样的地方,听起来就觉得非善地。过几天,我带人到那里走一遭,看看到底如何。”赵滋看着城内,想象着鬼谷口的恶劣。来这里之前,赵滋找了能找到的史料,了解了一下这一带的环境。最重要的,当然是玄奘留下的《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中,玄奘对鬼谷口的记录就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又无水草,极是难行。有这处天险,除非是高昌势力特别强大的时候,不然很难对伊州形成有效治理。伊州自立,高昌不派兵来攻取,最大的原因不是距离,而是鬼谷口恶劣的气候条件。大军出鬼谷口,如果不能快速占领伊州,就容易被堵在这里。

  以前鬼谷口是由高昌把守,设了驿站,现在驿站取消,那里成了无人之地。

  陈远朋道:“将军,西域就是如此。各城之间,多有难行之地,自然区隔开来。伊州和高昌之间就是鬼谷口,自古以来就是难行之区。没有强大势力,商路不能通行,这些地方自然就废弃了。”

  赵滋道:“现在朝廷重入西域,就是要通行商路,引得商贾来往。鬼谷口再恶劣,也无非是设处驿站,供给来往商旅歇脚而已。高昌难道以为有这样一处天险,朝廷大军就不西进吗?”

  陈远朋道:“回鹘大族,朝廷西来,他们当然不会拱手让出地方,倒不是为了什么。”

  赵滋听了笑道:“大军已到伊州,回鹘人怎么想,都不能阻挡大军西进。说起来,节帅和朝廷真是能耐住性子,我到了伊州,竟没派使节到处走走。有使节到了,看他们还能怎么说。”

  这不是杜中宵的耐性好,而是因为他对进西域,操的是打的主意。高昌和黑汗不主动向朝廷派使节来,宋朝是不会向他们派使节的。只等着铁路修到伊州后,大军直进即可。扶持尉迟三郎,要重新建立于阗国,便就是这样主意。唐后的格局,杜中宵是不打算承认的,朝廷显然也这样认为。

  现在的宋军,对高昌这样的小势力,有压倒性的优势,根本就不需要跟他们委曲求全。如果铁路进了西域,跟随铁路而来的,是宋朝强大的国力,可以碾碎这里的一切。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