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章 奏对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能等闲视之。

  想了又想,赵祯道:“天下统一发行钱引,不再由各路独自发行,这是应有之意。当时定下各路以铜钱做本,发行钱引的时候,就定了的。不过,发行钱引之后,朝廷从柏亭监调运货物的时候,要依现价拨钱,却有些不易。那里本来就是朝廷的钱监,为何要花钱?”

  杜中宵道:“若是不给钱,便就不知道那里经营得到底如何。拨出多少铁轨,多少火车,虽然也有个数字,朝臣却不会重视。而且天下要这些东西的地方太多,到底拨到哪里,除了特定地方,其实没有一定之规,不过是朝臣的意思而已。一律以钱为准绳,可以看得清楚。而且钱本就是朝廷印发出来的,怎么会担忧钱不足呢?手握天下所有的钱,只要花的得法,本就不该缺钱才是。”

  赵祯微摇了摇头,没有说话。一时之间,他还无法理解,为什么作为官营的铁监,朝廷从那里调拨物资还要花钱。把经济全部货币化带来的各种好处,不经过详细的大辨论,一时之间也说不清楚。

  杜中宵道:“朝廷最重要的衙门,无过于三司,其账簿浩繁,动辄以万计。为什么非要如此呢?天下各地,地理不同,天候不同,产的东西也不同。出了这个地方,你就买不到这种东西,所以一些赋税只能收实物。随着交通方便,买卖市场全国联结起来,便就没了那个弊端,只要用钱就可以了。”

  赵祯点了点头:“好,此事重大,需要群臣集议。过几日,选出朝中大臣,仔细商量过吧。”

  杜中宵捧笏:“圣上英明。”

  杜中宵的奏章中,提出的第一条,就是现在各路分开发行的钱引,收归朝廷,由朝廷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统一发行。钱引发行各地,作为全国统一货币。现在是发行货币的一个时间窗口,由于经济有了发展,旧的中央朝廷花钱的方式不变,财政充裕,没有虚发的隐患。随着工业发展,经济上升,可以慢慢完善货币发行系统。统一货币后,各地官营的场务,包括铁监,用货币来衡量其经营好坏。

  由于自立国以后,宋朝都面临着需要大量钱物用来养兵的问题,财政紧张,整个官僚系统对钱粮特别敏感。凡是民间的工商业,只要赚钱,就会被收归官营。如果利润不高,就放给民间。对于官营的场务管得特别严,不允许出现亏空。各地官营场务的负责人,往往是当地的大户,目的就是场务亏了钱,可以让大户用自家的钱补上。官营场务,官方是一定要收到钱的。

  以铁监为代表的新式官营场务,与以前的商业模式大不相同,这一套管理体系必须大变。世间哪个大户,能够赔得起铁监的利润?现在的实物调拨,实际是把权力放给场务管理者,地方权力非常大。相对于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