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五章躬匠精神_我真的不想当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

  这一座桥梁,对于三地的经济社会一体化有着重要意义,事关着‘港珠澳大湾区战略’,从开始立项的时候,就备受瞩目。

  说起港珠澳大桥,前期规划也是历经20年,在1983年的时候香江富商胡应湘提出兴建连接香江与珠海的伶仃洋大桥,1989年ZH市首次公布伶仃洋计划,1992年华夏高速公路网的规划制定中沿海高速公路衔接伶仃洋大桥,而直到1998年国家才正式批准伶仃洋大桥工程项目,可惜随后几年这座大桥项目搁置了。

  直到2004年,伶仃洋大桥项目被港珠澳大桥项目取代,并且在这时候成立前期协调小组,全面启动大桥各项建设前期工作。

  2008年,这个特殊的年份,京城举办奥运会的年份,港珠澳大桥工程可行性报告通过专家评审,代表着这一座投资超过千亿的世纪工程正式开启。

  而那时候,华夏在跨海大桥上、海底隧道上的技术,可远不如现在,在当时国外保持高度技术封锁,甚至嘲笑着,单靠着华夏施工,根本就无法将港珠澳大桥建成。

  而在大桥建设的时候,华夏施工队伍就发现,许多国外技术经验不适用于实际情况,只能靠着华夏的智慧去摸索、探索,克服一个个困难。在港珠澳大桥建设期间,国内许多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其中,发挥了重要技术支撑作用。

  可以说,正是有港珠澳大桥建设中遇到的一项项难题,华夏去克服了,使得华夏的跨海大桥技术、海底隧道技术,一跃成为世界最为一流,同时现在这座大桥主体全线贯通,毫无疑问就像一巴掌,狠狠地打了当初冷嘲热讽的人的一记耳光。

  央视推出的这个特别节目,讲述着港珠澳大桥的前世今生,讲述着港珠澳大桥设计建设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而这档节目,大受欢迎。

  看着曾经一个个风华正茂、精力旺盛的工程师,十多年过去却已经白发苍苍,不由得让人感慨万千。

  人们只说华夏是‘基建狂魔’,可是谁又知道,哪里有什么真正的基建狂魔,不过是被逼出来的而已。

  ‘港珠澳大桥’这个世纪工程,谁知道每一根桥墩,其实是一个工人的血汗。

  但凡干过桥梁工程的,都知道其中的难度以及危险,其中的辛酸,又有人知晓。

  而正是一个个搬砖人的前赴后继,才有华夏的建筑技术独领风骚,冲破了海外的一项项技术封锁。

  华夏的复兴背后,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在努力拼搏着,而是大部分人都在拼搏,才有现在的华夏复兴。

  就在全国大部分高校、高中在举行军训的时候,九龙时代总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却是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